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是认识深化的阶梯和创造发明的先导。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继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提问品质的良好载体和途径,而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审视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较为关注教师的提问而忽视学生的提问。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较低,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所提高,无法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现状及分析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现状

  通过与小学生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小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极少会去发现问题的心理状态,他们一般不会产生发现问题的意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二)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1.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不敢问

  有很多的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好奇,他们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担心老师有定论。例如,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蜗牛》中,有很多小朋友观察到,蜗牛爬过后,会留下淡黄色的黏液,通过老师的介绍,小学生了解到黏液是在爬行时起到润滑的作用。这时候,有小学生提出,这个黏液是不是还有美容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凝固在壳口处,是否有保暖的效果?有的老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直接断定学生的想法是荒诞不经的。这些学生的提问还受到了其他小学生的嘲笑,将他们的提问热情扼杀在了萌芽阶段。这种不和谐、不民主的氛围,让许多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敢问。

  2.小学生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不善问

  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是听从老师在平时鼓励他们上课要多提问的。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步入状态,会设计一套更好的比赛的环节,比较学生的聪明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学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会做出与主题沾边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表演”成分,没有真正有疑而发,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不明确提问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3.小学生未将问题意识变成习惯,没有做到常问

  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中,就关于“蔬菜的义卖”这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提问,竟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原来,能力较强的孩子,已经知道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摊位布置、如何进行销售,对于他们而言,没有问题可问;对于班里能力相对薄弱的孩子,则对活动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里提问。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老师还是有推卸不掉的责任的。在平时教学中,因为怕学生提问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等,不愿、不敢让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或不会质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相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但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以求最后的认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这在小学低、中段阶段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一)营造氛围,构建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

  1.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

  小学生很多时候不敢提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威严”和“气场”而胆怯。因此我们认为,在综合实践课堂中适当地淡化师生的角色,让学生在“没有老师压力”的氛围中学习。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默许的目光和专注的外表,都会让学生自己感到老师对他们所提问题的认可,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会增强学生的提问胆识和欲望,实现双边互动。

  2.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

  小学生的思维毕竟以直觉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提问,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呈现形象、直观的问题场景,强调情境教学,把教学问题情景化。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课余的时间,将学生带到农场,看看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进而引发他们关于“如何处理蔬菜”的思考,强调情境教学。

  3.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

  小学生是很喜欢竞争的,而且有很强的团队荣誉与归属意识,因此,在综合实践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优劣和兴趣情况,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取一个他们共同喜欢的名字,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提问纳入合作小组荣誉的考评项目,也将大大促动学生提问。

  (二)掌握提问方法,让学生善问

  1.教会学生找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新旧知识中找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2.指引学生在观察中提问

  培养学生养成动静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3.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提问

  从事物与事物之间,想到两者相识度,以及相互间的对立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因果关系。对比事物在思想上与特征上的仔细差别,确定事物本质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例如,进行《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调查》活动时,酒店组成调查中发现,有的酒店是环保型酒店,有的则属于非环保型酒店。环保型酒店和非环保型酒店在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只要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就可以提出很多他们的疑问。

  (三)梳理问题,优化提问品质,让学生常问

  1.直抒胸臆,倾泻疑惑――建立问题组

  面对一个事物,小学生或许能想到很多,问到很多,教师要多引导他们把心中所想到的、所疑惑的全部说出来或列举出来,形成由许多相关问题构成的问题组。

  2.尽己所能,众里寻他――形成问题串

  有了问题组以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但是有些不是科学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太大,有些问题太深,都不必去研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寻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研究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精益求精,浓墨点睛――提出核心问题

  有了问题串,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用相对言简意赅的词句提出比较核心和有价值意义的问题。

  总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等方法,努力营造氛围,创造提问环境。通过在无意处追问,在梗阻处引问,在尝试后导问等方法唤起学生疑惑,架起提问桥梁。最后通过问题研究课的开展,梳理问题,优化学生的提问品质。真正做到让他们自已“跳起来摘果子”,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早,各高校始终把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1-02 信息素质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激励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提出的,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和特殊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特长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19-02 人文阅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格修养,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人文阅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的条件下,传统的媒体难以满足及时、大量传播信息的要求,于是在网络技术的突破中,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迅猛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使得...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 1.1.1 以数字阅读代替纸质图书阅读 在新兴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方式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灵活自由的阅读模式等特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