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sansa2025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主张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用贴近生活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政治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有利于提升高中政治课堂实践教学的效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

  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为学生讲解知识,使得整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疲劳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力,在生活中遇到与课堂所学知识相似的情况时能够下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实践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激烈,思想素质已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

  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也成为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吸收程度则是决定思想素质的关键。贴近生活化的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寻找知识、学习知识、吸纳知识。这也能够直接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使思想修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生活化的教学也能够在侧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实践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从而对现代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悟政治知识,使知识基础更为牢固,同时也会加深政治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举措

  1.使课堂知识生活化

  高中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当对此时期的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在传授政治知识时,应当将知识贴近生活,使学生对知识有熟悉感。从而对政治知识不再抗拒,加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课堂不再枯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围绕所要学习的主题,将生活中的知识带入其中,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将自身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师应当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货币以及其他各个国家用的货币,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其作用,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述生活中利用货币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自身利用钱币、货币等工具所进行生活的故事。

  2.教学方式生活化

  尽管我国已实施教育改革计划,但大多教育模式都是应试教育,不能够将学生的思维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因此,应当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将生活情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知识的意义。情景教学可以营造出好的学习情感,并策划合理的热身游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有更深切的领悟,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个有关公民道德的情景剧,从而让表演学生以及其他学生谈论从情景剧中了解到的道理、剧中的不正确做法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并以此作为积极的启示,向学生讲述公民道德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开展,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对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对教育教学体系的进步与发展有关键性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生数学日记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数学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从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情况来看,其效果却并不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目前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依然采用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将数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一、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兴趣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兴趣也是激发学生灵感的主要源泉。圣人孔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同学们的体质和健康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以及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有效推进素质培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交班人,我们不但要转变当前来说教育制度和教育对策,还要在体育中注入整体的人文元素。 一、在体育课堂上宣扬体育文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注重的要点: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培养兴趣,自主学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一、“以学生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60-02 大学生社团文化指的就是在社团的长期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氛围与精神财富,同时也包含承载这些事物的物质载体与活动载体,也就是说,...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语文教学生动化发展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12 1 引 言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修养、科学涵养,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刻板,枯燥乏味,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