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sansa2025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飙升,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持续扩大。医学院校为增加竞争力,非医专业招生数量也相应增加。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数量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非医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其学习环境的特殊性,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的影响较大,更多的看中所谓的“高、大、上”职业,最终出现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现象。解决这种现象的最有效途径是转变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就业观念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就业观念

  为了真实全面的认识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笔者对东莞医学高校非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共483名非医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调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约75%的学生属高考调剂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约40%,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约30%,应用心理学专业约15%。而此项调查是在这四个专业学生大一下学期开展的。

  从调查结果可得知,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因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影响,在择业上往往更多的考虑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的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高大上”的职位。

  二、转变非医学生就业观念的方法

  (一)提高非医学生专业认可度

  1.增加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力度。从调查中得知,大部分非医学生属于高考专业调剂生,对调剂专业即不满意又不了解,使非医学生对就读调剂专业失去信心,对未来非常迷茫。增加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力度,帮助非医学生在本专业中寻找兴趣点,增加对本专业的热爱,提升非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改善非医学生对未来四年所学专业的认可度,以便明确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

  2.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实行辅修双学位措施。根据调查发现,东莞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都会开设多门医学类相关课程,因没有医学基础,非医学生要花费比学习专业课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医学课程,但又无法学习到系统的医学知识无法获得医学学位,这往往影响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同时,实行辅修双学位措施,让部分学生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既能满足学生心愿又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

  东莞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里是处于另类的,被边缘化的状态,故而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此类学生中常有发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才能调适非医学生的就业心态,最终转变就业观念。

  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知。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提前为就业做相应的准备。就业指导课本应成为传授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就业相关知识的平台,可在实际高校教学中,高校对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往往由年轻老师或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课老师,这些老师一般都缺乏丰富的阅人经历和就业经历,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理论知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质量,满足不了学生对就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就业指导课学生缺勤情况非常严重。高校应给予充分重视,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或就业经历丰富的人士承担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传授就业相关知识,分析就业政策,帮助学生认清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知。

  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提升对就业的认知,学生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意向,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的树立就是学生根据市场导向,个人能力大小,知识水平的高低等客观因素来判断。非医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树立的就业观往往伴随着自信和希望,因此非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淡化或消失。

  (三)提升就业能力

  现代大学生经常被社会称之为“眼高手低”,也就是说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是不对等的。“高、大、上”的就业观念就应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作为支撑。那如何提升非医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重中之重。

  理论知识的学习。东莞医学院校非医专业部分学生因就读专业不是理想的专业,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大的目标就是顺利毕业后找份工作。可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中都会明确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这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查看各种应届生招聘广告可知很多工作岗位专业性不强,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很普遍,部分就读自己不理想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研读其他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对象均来自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此类大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会进入企业。而企业招聘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或与兴趣相关的实习岗位,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尽快的熟悉职场,深入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能更充分认识自己,改变一些不成熟的就业观念,让自己的就业观念更符合实际。

  医学院校非医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但是能否就业往往取决于非医学生本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即使就业道路坎坷,就业也会有未来。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关于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僵化现象的思考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在高校的教学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尤其近些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英语作为沟通工具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目前一部分高校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存在着僵化的问题,所谓学习僵化,就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作用日趋明显。知识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创新意识。在大数据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堂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主要场地,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经常以生病为借口请假逃课,有些学生即使上课也显得漫不经心不能融入到集体运动中来。主要原因是许多学生对上体育课缺乏兴趣,他运动怕吃苦,对体育课...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容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品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国 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国际化。随着小学英语的全面开设, 加大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尽快摆脱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0-02 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一词。??上提出推广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不仅...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