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sansa2025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作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的一项内容,音乐一直是中小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大都依据课本进行音乐的教学实践。然而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音乐鉴赏始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小学生素质和审美的培养就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因此选择一种或几种好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同时促进音乐鉴赏课成果的发挥,让学生能从中真正学到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课中。

  一、音乐鉴赏课的选曲

  选曲在音乐鉴赏课中是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接受度和课堂气氛,选曲得当有益,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发展

  然而,现今中小学生大多接触的音乐类型偏流行的方向,流行歌曲在作词作曲上都存在不严谨的现象,且歌词内容和歌曲主旨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发展。当然流行歌曲中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作品,例如《隐形的翅膀》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在选曲时,侧重古典音乐,从而达到鉴赏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又能适当选用积极向上主题健康的流行歌曲,引发学生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音乐鉴赏课的切入点

  大多数教师在讲授鉴赏课的音乐作品时往往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早过多的讲述作品的乐理,导致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失去了对音乐作品的兴趣,甚至是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所要鉴赏的音乐作品的背景出发来展开教学。

  因为古典的音乐作品大都有着或是凄美或是悲壮的背景故事,加上古典音乐的风格明显,很容易从浪漫或是激情的情感出发,让学生投入。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引入新的音乐作品时,因首先介绍作品的背景,作曲者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的风格,作品诞生的动机以及作品诞生年代等等相关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学生能像听故事一般很容易被带入作品中,而且会最快速度地消除抵制心理,从而提升对被鉴赏作品的接受度,教师也能更顺利的开展课堂教学,让课堂教授的成果最大化。

  三、音乐鉴赏课的内容

  (一)在学生对被鉴赏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定了解并产生一定好感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听完音乐作品的感受,也可以是对作曲者或音乐家的感觉。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多注意和体会营造作品情感和氛围的因素,为后面讲述乐理打下基础。当然,这个环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这个环节可谓是鉴赏课的中心环节。

  (二)有了上述一系列的铺垫,此时将乐理知识引入课堂再合适不过了。学生既没有了抵触的心理,有多作品的形成有了诸多了解。但是教师依然要注意,不可强搬硬凑的将乐理知识加入教学内容,整个乐理知识的教授过程还是应该要侧重于情感的部分。例如,几分之几的音符更容易表达怎样的情感,哪一个调子的选择更适合表现悲伤等等。利用这个角度去讲解乐理,不仅能让被鉴赏的作品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也会让作品作为教师教授内容的支撑从而显得更有说服力。

  (三)当然,当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完成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作品或是当堂课学生的表现做一个小结,或是补充一些遗漏的知识点。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一个音乐作品后,才有可能注意到贯穿于音乐之中那些微妙的音乐基本要素。

  (四)最后一个部分,相当于课外作业。学生在欣赏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后可以小试牛刀地进行自己的创作。这不仅是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和反馈,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当然教师应辅助学生进行创作,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音乐鉴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改变观念与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音色的特质,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手段,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抒发学生多样化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他们坚定不移地爱上音乐鉴赏课,使得音乐鉴赏教学的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共同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音乐的鉴赏,使得学生在多项感官和综合素质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走出地理教学的误区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95-01 现代化的地理教育,必须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除了对学生有统一的知识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发展学生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1)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这也已经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文化强国战略下的衡水学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和职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地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谈高师学生书法素养培养

    一、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特别指出“书法教育要‘软硬兼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有效学习理念下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79-02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永远的主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长久以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是英语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语写作却一直是我国学生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不能打破母语思维的束缚,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语言错误,其根本原因是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