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张仲景文化在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sansa2025

  张仲景文化在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为不断深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在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张仲景文化教育,既体现了专业特色,又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树立献身医学的理想信念

  近年,医学院校的中医教育受西医教育模式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厚西医薄中医风气的影响,忽视或弱化了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致使中医的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一些独特有效的诊法疗法濒临失传。部分中医专业大学生存在悲观失望和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以至于他们进入临床后对运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病缺乏信心。开展张仲景文化教育对解决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上述思想问题,必定能发挥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帮助大学生认清中西医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西医以现代科学为评价标准,注重微观、解剖解构式的思维方式,而中医深受东方哲学思想影响,注重从宏观和整体调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医学模式、检验标准、价值取向等领域和现代西方医学有着诸多不同。通过张仲景文化教育,可以让中医专业大学生深切领会中医药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认识到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各自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学会从中医药文化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健康问题。

  其次,帮助大学生增强中医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张仲景文化旨在使中医专业大学生改变重科技、轻文化的观念,唤起他们发展中医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坚持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文化氛围。

  再次,帮助大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理想信念。医圣张仲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得益于他下定了献身医学、立志为民解除病痛的决心。张仲景文化是进行“理想、信念、励志”教育的绝佳教材,能够帮助中医专业大学生解决专业思想不牢固、奋斗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二、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立足整体,抓住本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张仲景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包含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思想,处处贯穿着整体、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在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抓住人体反应状态的本质特征,能动地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相互对立的概念运用到揭示外感热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张仲景提出人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至为密切,脏腑之间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对当时疾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总结,指出人体发病的原因,是内在机能的改变、外邪的入侵或物理因素,并认为疾病发展的过程,是正邪双方在体内不断斗争的过程。可以说,其阴阳观、正邪观、标本观、病证观等,无一不体现出彼此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张仲景文化所包含的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科学性,是指导中医诊疗的重要法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使他们在从医的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信科学、用科学、讲科学、普及科学的典范。

  三、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廉洁自律,仁爱为本,提高赤诚济世的医德修养

  张仲景医德文化是张仲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深受以儒家“仁爱”为核心的中国伦理学说的影响。“仁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仁爱”思想引入医学,“救命活人”“仁爱救人”就成为传统医德的一个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贯穿于张仲景医德文化的一条主线,是衡量医者一切动机和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张仲景“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救贫贱之厄,中可保生长全”的精神境界、坐堂行医而全心为民治病的惊世之举、辞官归乡潜心研究医学的执着追求,均体现了其仁爱救人的医德风范。

  “仁爱”思想与清廉正直作风是密切相关的。张仲景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责任的医生,必须具有清廉的道德、正直的作风。他认为一味追逐名利的医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告诫从医者学医的目的和动机要纯正,切忌急功近利。

  “仁爱”思想与严谨的医疗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也是密不可分的。张仲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端正医疗态度的重要性,强调医生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病人生命安危所系。无论是临床行医还是组方配药、药物炮制加工,张仲景都详审周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是当代中医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典范。

  “仁爱”思想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生动体现。现如今,医学技术高度发达,医疗器械十分先进,许多医生对器械检查高度依赖,而在医疗态度上却粗心大意,时常酿成医疗事故。要通过对张仲景文化的教育和张仲景生动事迹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从医的路途充满艰难曲折,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来不得半点虚假,既然选择了这条艰辛的道路,就应该具有不计名利、清廉正直、严谨认真、勇于奉献的精神,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水平,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称号。

  四、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打牢传承发展祖国医学的良好基础   张仲景文化是建立在对以往的医学成就和中医理论继承和总结的基础上的,但并不局限于前人,而是较前人有更新的发展。对于古人的学术成果,张仲景不被古人之说所局限,而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所接触的病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临床体会,大胆提出新的见解,确立新的治疗方法;对于他人的经验,张仲景不受门户之见的束缚,而是“博采众方”“精求方术”,留下大量灵验药方,其中绝大多数药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以至于自唐宋以来,研究张仲景著作者多达四百家,形成仲景学派和伤寒学科,至今人们研究的热情依然不减。

  张仲景坚决反对墨守成规的保守观点,对那些面对疫病流行束手无策,但又“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庸医非常反感。他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认为那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态度既无益于自己,也无益于患者。他主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并引用孔子在《论语》中:“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说明自己并非天才,只有刻苦学习,多听广记,才能掌握住“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医学科学,才能医治患者的疾病,成为济世良医。为此,张仲景长期刻苦钻研医学,精益求精,这都为他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中医专业大学生来说,精湛的医术是成才的关键。没有过硬的本领,无论治病救人的愿望多么迫切,也只能望病兴叹。学习中医本身是非常枯燥的,有的中医古文知识还晦涩难懂,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浓厚的兴趣是不可能学好的。张仲景文化中所蕴含的锐意进取的革新创造精神,必定会给中医专业大学生带来思想的指引和灵魂的感召,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将继承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将创新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既坚持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又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张仲景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定能自觉学习张仲景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中医药的根基,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

  张仲景文化在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文化强国战略下的衡水学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和职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地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谈高师学生书法素养培养

    一、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特别指出“书法教育要‘软硬兼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有效学习理念下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79-02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永远的主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长久以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是英语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语写作却一直是我国学生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不能打破母语思维的束缚,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语言错误,其根本原因是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新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通过体验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大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借助活动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做中玩,在玩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一、借助竞赛游戏,调动学习...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