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sansa2025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可见,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人的思想和品德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个人修养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外在教化来塑成。对于青少年而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外在教化应当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引自《思想品德》七上教参)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加强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入手,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

  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课堂:第一,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第二,观看先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第三,结合实际,认识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爱国首先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想品德课教学更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中,为使这一课题讲的生动,让学生感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给学生讲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带领学生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从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深刻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己的理想要符合社会需要。只有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在逆境中磨砺自己,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提起爱国主义,远大理想有人认为是空洞的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不乏爱国主义行为,实现远大理想的具体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与学生的具体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小事也能体现爱国行为。如:认真学习,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我们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默默的做到我们应该做的一切,也就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三、进行感恩教育和关爱教育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与人和谐相处。教材中“相处之道”这一课是以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在讲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父母在我们一生中的作用?(2)你与父母的冲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老师在我们人生成长中的作用?(4)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评价一下老师的工作;(5)讲一个你最难忘的与同学交往的感人故事,他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学生相互交流、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老师、同学是打交道最多的人,父母、老师、同学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我们关爱和帮助,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关爱、理解他人,我们的感恩行动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一个人懂得了感恩,才能孝敬父母,理解和宽容、关心他人,回馈社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心态。

  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之本,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取之不竭的道德资本,既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帮助学生制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计划,如: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倾听他人说话、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勤于动脑,认真思考问题等,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德的合格人才。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并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日常教育,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具有“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高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心理健全的优秀人才。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聚焦高效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27-1一、创设氛围,给学生问的勇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小学生“需要”中引导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在学生听故事“需要”中引导课外阅读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说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闪烁欣喜的目光、露出甜密的微笑爱听的故事不要说听一遍,哪怕听上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28 网络心理咨询(online counseling),是求助者与咨询师通过互联网试验延时或即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简介:刘江霞,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nbs...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另一个人或群体有效地得体地交换信息的能力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英语教学中,首要前提是同学们的基础较好,会读会写,达到相应的语言等级之后,加上相应的口语训练才能够真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美术活动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应该培养学生的审...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