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转变教学方法,提升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

sansa2025

  转变教学方法,提升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1

  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是各国之间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必须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一直以来,前四种能力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全中国都在兴起一股消除“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热潮。然而最后一项也是最为重要的能力―“译”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极少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举世瞩目,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脚步不断加快,具有优秀英语翻译能力成为社会迫切需要、实用性强的知识技能。英汉双语翻译不再仅是英语专业人员的专利,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后都不可避免的要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译和笔译。蔡基刚早就认为:就翻译这个涉及说和写的综合交际能力来说,越来越被社会看重。因此,学生走上社会,翻译能力作为综合应用和实用能力之一,是在工作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技能。实际上,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面对社会需求,我们当务之急是转变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努力通过教学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发现问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翻译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

  学生方面:一,高职院校的学生英汉基础较差。目前高职在校生大多是高考成绩相对不理想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分数较低,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习惯和信心,词汇不足,语法不清。他们在翻译时常常依靠字典生搬硬套而不顾及上下文的语境,笑料百出。二,高职学生往往缺乏英语思维,一对一地直译。由于对英语国家和文化缺乏了解,学生们倾向于延续汉语的思维习惯,无法透过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来达到翻译的通顺和忠实,翻译中一个汉语对应一个单词,是望文生义而不是翻译,误解在所难免。三,对英语翻译的认识有误区,认为翻译是外语专业学生的范围,大都惧怕英语翻译。有的学生虽然通过了专科英语等级考试,甚至也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还存在张口说不出、提笔写不出的现象,翻译时中式英语比比皆是。

  教资上:一方面,广大教师对翻译教学重视不够,授课时捉襟见肘。大学英语课堂多数是合堂班,规模大、学生多、训练活动不容易操作,翻译讲授不是必须的,时间允许便讲,时间不够便不讲。另一方面,现行高职院校使用较多的几套大学英语教材(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如《新时代大学英语》、《新编实用英语》、《新视界大学英语》等,虽然均带有句子翻译练习,但是内容相对陈旧,题型单一,历久不变,满足不了目前的社会需求。教材中的翻译练习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涉及之词汇、短语、句法结构等语言知识,没有篇章等实用性的翻译,更缺乏对翻译理论知识和常用翻译方法的讲解,不利于广大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上述原因都导致学生谈翻译色变,无所适从。

  翻译教学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翻译能力的提高亦涉及多方面,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转变思路和方法。

  一、思想上重视起来,从教师到学生都要把翻译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能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习得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只有大家把翻译重视起来才能有效得配合教学。对老师而言,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并没有纳入教材体系,没有现成的大纲,更没有供参考的教材、案例等,点点滴滴都需要教师自己思考与设计,这就要求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精读课文讲授翻译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翻译练习,逐步树立学生的信心。

  二、转变教学方法,从学生“学”转换到学生“做”。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传统枯燥的纠错法课堂教学转换到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转换的各种活动中来。例如,对于餐饮专业学生,可以先从日常所见的菜名翻译入手。每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爱吃的一道菜,把菜名翻译成英语,彼此分享,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使同学们加深了英语学习;举行翻译比赛,开展适量的翻译欣赏课等,将一些名家的翻译作品拿出来共同欣赏,以赛促学,举一反三。

  三、加强英汉语言对比,引入文化背景知识,逆向过程教学。翻译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全面、透彻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主要差异, 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忠实和通顺。所以,翻译教学的第一步应是语言宏观对比,配合一些基本理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译文意识”。例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语言,汉语属于主题显著语言,汉语常用无主句,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同汉语相比, 英语词序倒置现象较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四、句子翻译为基础,语篇翻译是关键。翻译练习开始可以侧重于以句子为单位的专项基础练习。之后,教师再提供段落和篇章翻译,使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融会贯通翻译技巧。语篇分析把视角从句子为中心转移到重视整体语篇,注重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立足语篇整体,结合语篇内外因素讲授翻译策略和技巧。我们可以采用逆向教学,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翻译,再由学生总结,教师概括,共同得出结论,这种“逆向”方法实际也是让学生在“做”中“学”。

  五、口头翻译和笔头翻译并重。翻译并不一定要像我们书本上的作业那样依据某种词句写成书面文字。笔头翻译重点放在语言准确度上,有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而口头翻译对语法要求较低,练习同一段文字所需时间较少,可以较快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教师在模拟环境下要让学生进行有声翻译表演,即口译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实践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体会抓意思的重要性,在实际口译活动中进行各种技巧的训练。

  翻译是语言基本功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翻译教学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尽管高职翻译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只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转变教学方法,提升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环节,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很多教师感受到:学生接触社会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反映生活面不广。很多学生已习惯于抒假情、写假话。因此努力探索适应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西方文化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早在晚清时就已经被引入中国的学习教育。其形式当时为语言教学,现今逐渐发展为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inson(1985)曾提出“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和文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

    跨栏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跨栏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在跨栏时产生恐惧、害怕心理,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逃避练习,出现绕栏、跳栏现象,女生尤为突出。尽管教师反复讲解技术要领,鼓励他们大胆练习,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在教师强迫之下练习,往往还会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园地,是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及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具有强大优势,企图利用各种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也由原来的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模式,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已完全走向市场。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65-02 Abstract: Network culture is a new culture which is developed by...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