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sansa2025

  基于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56-1

  新课改已经历多年,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课堂教学在形式或是理念上有了一些改变,但我们始终没能放下教师的“威严”,让学生在课堂上“扬眉吐气”起来。我们总会坚信: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我不去写诗作画,这张纸怎么会变得有价值呢?其实不然。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我们自己。课改,就是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自主地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

  曾经几时,“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成为我们热议的话题,我们不再“沉默”了,我们纷纷起身尝试,去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课堂上也便有了学生的自主。孩子们大声地讲话,主动上黑板前展示自我,会的不会的,字写得好的不好的……课堂上显得很“乱”。有教师风趣地说:我们就是要让课堂乱起来,越乱越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嘛!

  自主学习不等于乱。乱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主动求进步、求发展的行为过程。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日之功

  倡导自主学习,不是喊几句口号,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核心是关键。课堂教学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指导和培养,侧重于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教师要精心于教学设计,精心于预习作业的设计,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

  当然,更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去努力,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成。

  三、打造高效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最好的课堂,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已积极、快乐地产生。”我坚持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自主――合作――练习――矫正――评价”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该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三是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四是更注重全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否都学有所得。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课前预习任务,并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做好课前检查和反馈。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坚决做到学生能通过自学获得的,就一定不教,学生能讲的,就一定不讲,绝不包办代替。

  四、实施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差异性原则。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彼此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反思性原则。实践与研究中,我们要有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矫正,并及时进行总结。

  基于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伦理学意义,有具有生理学意义受人的遗传、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道德人格可以通过在人的社会性活动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通过人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环节,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很多教师感受到:学生接触社会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反映生活面不广。很多学生已习惯于抒假情、写假话。因此努力探索适应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西方文化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早在晚清时就已经被引入中国的学习教育。其形式当时为语言教学,现今逐渐发展为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inson(1985)曾提出“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和文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

    跨栏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跨栏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在跨栏时产生恐惧、害怕心理,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逃避练习,出现绕栏、跳栏现象,女生尤为突出。尽管教师反复讲解技术要领,鼓励他们大胆练习,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在教师强迫之下练习,往往还会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园地,是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及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具有强大优势,企图利用各种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随着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也由原来的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模式,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已完全走向市场。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