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sansa2025

  浅谈“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00-01

  近年来,“新公共服务”一词带来的理论效应风行欧洲,已经形成为一种潮流。其主旨在于,一切为了满足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于学生的一些需求。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去,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新公共服务”语境的含义

  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公共服务”观念是为了适应民主民权发展的需要进而被提出,希望以此来替换将效率看做唯一目标的公共管理理念。其具体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几项:

  第一点,不再单一将人看做生产力,尊重每一位公民的权益,通过一同行动来进行运作。

  第二点,将对社会的贡献看做自身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充分重视公民的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益充分落实。

  第三点,公共的利益来源于每一位公民的商讨而不是分散成每一个利益的个体组合,确立服务的对象是公民的概念。

  第四点,创设集体价值观,形成利益与责任一同分享及分担的集体意识,注重公共利益的践行。

  第五点,根据公共的切实需要制定一定的落实方案,借助集体的商榷付诸最后的行动,保证过程的民主性。

  第六点,将目光的的投向分散化,不仅关注市场的动向,还要遵循社会法制的要求、思想行为准则以及公民利益、

  第七点,将服务作为一切的根本,对公民提供服务,完成公民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将自己的欲望凌驾于公民之上。

  “新公共服务”语境的本质含义放置于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匹配的,其可以被看作是行政教育等多领域的理论指引。一旦高校确立服务学生为主要宗旨而不是管制学生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会出现一番崭新的高校面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深刻意义

  大学扩招等因素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的质素良莠不齐,同时社会不断发生的负面新闻让我们开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进行反思。信念不坚定、拜金主义、信仰缺失、利己主义、没有集体价值观念、以及及时行乐的不良风气都是思想教育的误区。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技能优越但是道德缺失的伪人才,需要的是知识技能与道德都合格的全面新型人才,这样才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只有将思想教育同学校的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

  三、“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尊重学生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部分,强调的重点从来都是个人配合整体,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必须遵守一致的制度要求。过度的强调集体利益其实是不正确的,这样会忽视学生正常的个人利益实现,集体利益一定也是在不损害多数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否则这样的集体利益是不健康的。如果长期忽视学生的个人利益就会让学生的思想朝着追求表面化,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利益。“新公共服务”中,重点强调的是服务,这是与驾驭对立的。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将自我确定的所谓统一治理强硬的加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

  2.政治教育保质保量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说教式和强行灌输性质的,教师也并没有很上心,一直沿用这种死板的教学手段。个人认为,虽然思想政治不像其他专业学科具有考试的压力,但是对它的学习是受益终生的,不能用考试做衡量。一旦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教学的质量降低,造成沉闷“一说到底”的课堂效果,这样的教学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学,这也是教学的失败。因而,我们需要提升教育的质量来让大学生能更主动更自觉地接受思政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最终的践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报社、电视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社会真实的事件,然后回归课堂内容。不仅让学生思想上能与时俱进,也有利于其保持对思政教育的热情。

  3.学生管理有序进行

  如今我国很多的高校都已经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细化,责任明确化,有助于提高各个相关部门分支的积极性以及该项工作的有序发展。重点要注意的是学生为一切管理工作的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体系的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参与活动,充分维护学生的利益,这样才能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4.提升辅导员能力

  在整个的管理体系中,辅导员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对辅导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的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的前线工作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对于实施教育管理成效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新公共服务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辅导员要将理论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践,通过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其自身首先将服务的精神落实在实践中。谨记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更好的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新公共服务”的理念源自于行政方面相关的理论,但是内在蕴含的意义却可以践行在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公共服务”重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全能型人才,同时也为了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浅谈“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构建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加强学生党员时代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 08-0-01 1 背景分析 网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现有在校的青年学生,是在网络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我们学生党员培养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高校教育改革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一般来说,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三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 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15-02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习和基础知识,拓...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五年制高职学生理论课教学中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意义

    现如今,随着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加大,高职院校在教育界的地位也在不断升高,从而在高等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新的要求。那么,五年制高职学生理论课教学中,如何...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生德育学习领域中人际交往教学初探

    不难发现,当代小学生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但在情意方面所展现的特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任性焦躁,有时又太过于自负,而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培养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其实,正是因为有才干,所以才更应注意人际交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探析

    随着高校学生社区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社区在培育合格公民、公共服务、组织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在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