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习作中读者意识的方法

sansa2025

  浅析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习作中读者意识的方法

  通过研究前后的对比和研究实践的探索,我感受到小学生尤其是习作刚开始起步的三年级学生,通过“读者意识”的引入和培养以及对他们写作意识的指导,确实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另外我通过习作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四点教学策略。

  一、从阅读中提炼,感受作者的倾诉对象,唤醒读者意识

  在阅读中揣摩“作者意识”:读者在阅读时要有作者意识,便于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而作者站在读者角度写文章,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两者可以互相促进。

  1.创新朗读方法,巧妙感受作者意识。《朗读者》这个电视节目一经播出,收到了很大的反响和很多的好评,其原因除了这种电视节目的清新脱俗以及在传扬朗读文化的意义意外,我想它那种有“朗读者――倾听者――写作者”三者之间由不同时空到同一时空的的互动交流让大家都感受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和自己的存在感。借鉴《朗读者》的“聊――读――评”的程序,我带领本班学生在阅读主题丛书时开启了“我想读给你听……”的模式。如主题丛书一的第一单元以“用慧眼赏自然”为主题的八篇文章。

  学生先通读全部文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篇或者一个自然段来朗读给大家听,他们在朗读之前先要说诸如“我想读给春天听”“我想读给蝴蝶听”“我想给春天的花儿听”“我想读给自己听”“我想读给花农听”“我想读给抛弃孩子的妈妈听”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章内容来确定想读给谁听,这句话非常关键,可以初步反映他们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同时在朗读之前就引导下面的同学进入倾听者的角色定位。

  2.抓住两个工具――重点培养和作者意识。要想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阅读时作者意识的重要性和用作者意识理解文章的方法,老师必须抓住两个个重要工具――课本和课堂。

  (1)巧用画外音,引生入境。画外音通俗点理解就是:注解,题外话。事实上它就是旁注与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它往往与主题有点相关,可作为辅助之用。我们的一篇篇文章不也是作者的一席席心里话,不也是作者想要给孩子们讲的一个个故事吗?我在学习文章之前和教学过程中,化身为画外音的发出者,给他们创设出一个作者想要给我们对话的情境。

  有的文章中的语言就可以成为画外音,如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学生立即被这句画外音带入了漫天风筝,追逐风筝的情境。

  有的要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造画外音,如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我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乡村,这里是最美的,每到5月,你们看。”这句画外音以作者的口吻叙述把学生们带到了美丽的槐乡。

  (2)破解潜台词,感受对话。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是“话中有话”。课文中所描写的一些人物,由于某种需要,在对话的时候可能会有些保留或者说此而言他,比如鄂教版下册23课《晏子使楚》,楚王为了羞辱晏子身材矮小、无能而说“晏先生,齐国人口不多吗?”晏子举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和“挥汗如雨”来说明齐国人口很多。楚王不怀好意,接着说“既然齐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会派你做使者呢?”接着晏子用自己的机智破解了楚王的潜台词,而我和学生一起通过推理破解了晏子的潜台词。

  通过破解潜台词,学生更加明白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深意,实现了与作者的有效对话。

  二、说写结合,体会有对象的交流过程,激活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诚如前面所言,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意识。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读者的某种反应,这种预期反应能否实现,取决于作者和读者在双向交流中是否遵循合作原则。读优秀的作家的文章,就像在与他对话,亲切而自然。吕叔湘先生说:“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坐在我面前看我写文章。”这是他重视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的表现,为了写好而假定一位读者。

  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真实感受与读者对话:在我们语文课本的乐园中有八篇口语交际,如果能够把这八篇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学生不就是直接有了读者而不用假想读者了吗?于是我开始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的尝试,也就是我所说的“说写结合”。

  如第一篇口语交际是《压岁钱》,同学们在讨论了压岁钱的多少,谁给了我压岁钱,压岁钱怎么用之后,就提炼成习作《我的压岁钱我做主》,因为本身就是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有过思想碰撞,所以在写的时候就是在写自己想说的话,读起来非常自然。下面把鄂教版三年级下册我梳理的口语交际与习作展示出来。

  三、抓住重要文体形式,明确倾诉对象,训练强化读者意识

  用书信传情达意,训练读者意识:

  1.共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感受经典书信中的读者:在共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及时的交流分享,感受了小主人公雷伊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明白了习作就是一?N交流和对话,习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克服了对习作的畏难情绪,理解了习作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还会带着孩子们共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书信体经典作品。

  2.给不同的人写信,感受不同的读者:给身边的人写信,说出难言之隐,给远方的人写信,表达思念。采用这种带有交流性质的写作形式,是一种很好的训练读者意识的方法。这类作文,形式上已经确定好了读者,非常直白。学生采用此种形式作文,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和强化“读者意识”。

  四、用真心与读者交流,内化读者意识

  读者是很挑剔的,无论是有经验的成人还是没有经验的小孩,都喜欢情感真挚的文章。读者最讨厌的,一是模式化的情节,满足不了他们对故事的期待;二是模式化的毫无灵气的表达。

  为了鼓励他们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我在习作训练中专门开辟出“真话本”,时时提醒他们说真话,表真情。

  浅析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习作中读者意识的方法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助学贷款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本文拟对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现状和风险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对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学生健康标准深化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学校体育教育转化为社会体育的起点,高校体育又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14-0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的。"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

    自从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语言知识实用性”的教学要求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也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充分利用社会生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低年级医学生临床实习现状分析

    1 方 法 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年级110名学生。问卷共24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主要内容为寒假期间教学安排的临床导论实习情况的总结。收回有效问卷103份,数据录入SPSS 13.0 统计分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以微信为载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研发并推出的一款移动通讯应用软件(APP),微信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实现跨运营商、跨平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聊天、语音对讲、晒“朋友圈”、理财、支付、购物、游戏以及提供公众平台和消息推送等功能服务。1基于其同时具...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