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

sansa2025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

  朗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意义也很重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现状堪忧,所以很有必要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进行探讨,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朗读质量,使得教学中朗读的教学变得更加重要。令学生“读进去”“读出来”,情景交融,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明确朗读的目标以及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有要求。在朗读教学中,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所以在朗读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朗读的要求以及目的。在学生朗读第一遍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读对字音,读懂课文;与此同时,可以用设置思考题的方式,有目的地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具体例子如:“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等。针对自学行朗读,教师要求学生都读好、读完,不能只是做个样子,匆匆过场。而对于美读,这里的要求就比较高,不仅学生要对字音把握准确,同时还要注意语音语调以及节奏等,并且,还要读出感情,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把握语速和气势,做到深情并茂。做到这种程度,学生才能体验文章的美,感受文章的情感,达到相关的要求和目的。

  二、防止唱读并且进行纠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读写为主的,课堂很是枯燥,目前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的毛病就是在这养成的,不仅学生,教师也会在长期的这样的教学中感觉到疲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且为了能使学生们的语文朗读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不能只是朗读到底、背诵到底。但是一定要拒绝学生进行齐读,这是由于齐读很容易让学生发展为唱读,而唱读是一种十分不好的朗读习惯,所以在开展朗读活动的时候,可采用读、有感情的朗读等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喜欢朗读《黄继光》一文,这就是由于学生们喜欢黄继光为了胜利勇敢的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抢眼的壮烈场面,全文都充满一股革命必胜英勇无畏的气概。但是在读这篇课文时,学生刚开始很难把握自己的情感,节奏也控制不好,这就很难表现出那种悲壮的气氛,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挑选读得好的和读的一般的学生各一名,让他们两分别读,让其他学生感受稳重的情感,经过一对比,学生们就知道了“黄继光在请求战斗时充满力量,他的话应该充满坚定”“‘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一句话反映了黄继光在受伤的情况下行进的艰难,语速应该放慢”,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就能充分的理解朗读要把握情感和节奏,才能有好的效果,也就不会养成唱读的坏习惯了。

  三、为学生创设情境

  我们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朗读教学也不例外,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掌握能力,有效的提高成绩。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不可能对所有的课文的内容都很熟悉,这就给学生朗读课文带来了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景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并且还能令学生的生活感知增强,学生在朗读环节的表现就能更好。举例说明,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展示桂林山水的秀美风光,如视频、图片等,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被祖国的大好河山震撼。这样一来,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就能声情并茂,朗读的韵味就自然而然显示出来了。

  四、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上朗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课文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建立在深刻理解课文的情感的基础上,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如停顿、缓急、轻重等。举例来说,在进行《秋天的雨》的教学中,开头的一段话就能让学生展开想象与理解,秋天的雨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可以透过这个载体感受更多的东西,例如母亲的宠爱、大自然的馈赠、世间的温暖人心的情感等。清凉的秋雨是它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直接感受,同时,秋雨又像母亲的手一样带给我们温暖,在赐予我们收获后就轻轻离去,是人世间所有美好情感的缩影。在为学生奠定了这样的情感基调之后,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就能主动地融入对秋雨的深刻感悟之中,就能对秋雨产生浓浓的深情,朗读的时候,效果就自然而然的显示出来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朗读的各种技巧,这比传统的朗读教学的效果要好很多。

  五、重视差异,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

  学生是具有差异的,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深度各不相同,所以在他们进行朗读时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来,有些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比较自然生动,而有些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比较生硬。而且同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朗读能力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比较,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可以令两名不同的学生朗读的相同的一篇课文,对于对的好的同学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对的稍差的学生,应给予鼓励,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朗读能力才会越来越好。另外,对于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指正,如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就给予表扬,若学生朗读能力有所退步,则要提醒学生,让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增高,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对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方法,朗读方法掌握得好,才能对作品有更多的认识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该借鉴以上的方法,这样一来,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主动学习朗读的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会有所帮助。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36西方网络民主输出情势下大学生制度自信的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3-0036-03 制度自信是指人们对国家政治、法律框架和体系的设计、实施持有的坚定信念。当今世界,东西方冷战的局面已经结束,全球网络化时代已经来临,...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一、创造力与体育教学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水利行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

    教育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要求各高校将职业发展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志趣,了解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相比其他类型教育,水利行业高等职业教育更具职业针对性,良好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是职业...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中图文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一、校园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近几年,各种各样的校园突发事件逐渐增,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校园突发事件定义为:校园内突然发生,或事件虽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医学生逃课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08-01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要求医学生在学习上切忌有丝毫的懈怠。要让医学生在短暂的四到五年的时间里掌握所有的基础医学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8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