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农村小学生上网问题探究

sansa2025

  农村小学生上网问题探究

  一、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脑作为一种技术所具有的二重性,决定了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减少其负面影响是利用好电脑这把双刃剑的关键所在。小学是一个为个体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此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会影响个体以后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引导小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电脑对其以后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发展十分重要,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相比城市家庭而言农村的家长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引导教育,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针对导致小学生喜欢上网的三个因素,展开讨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杜绝沉迷网路。[1]

  二、对学习不感兴趣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一上课就打瞌睡,一写作业就很多小动作,这都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表现,但是当孩子们一上网玩游戏,或者看到网络上吸引眼球的东西,就会活力四射,睡意全无,甚至是亢奋的状态。孩子的自制力根本没有形成,自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导致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不认真学习学校的课程,甚至逃课去网吧,而这些孩子往往也是班级中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让这些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重新认识学习才能让他们远离那打发时间的玩耍,针对这些孩子总结以下几点:

  1.耐心的开导孩子。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什么都懂一点,什么又都不能准确把握的阶段,因此,把他引导到正途是作为老师的神圣职责,在适当的时间,找到与孩子独处的空间,告诉他自己应该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给予肯定,拿他的优点来赞赏他,他会找到自己的自信所在,觉得学习好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或许就会慢慢走入正途。[2]

  2.及时与家长沟通。农村的好多家长,很多都疏于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有得家长甚至不关心孩子的成绩,所以孩子更会无所谓自己的成绩好坏,作为老师应该及时跟家长沟通,督促家长跟孩子沟通,并告诫家长不能打骂,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鼓励措施,引导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知道,父母很期待他的好成绩,让他以自己的好成绩为荣。

  3.引导孩子正确的交友。孩子的生活圈就是自己的小伙伴,而且也是人以群分的在一起学习玩耍,一般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会跟学习好的的孩子一起玩,学习不好的孩子也会扎堆一起搞一些恶作剧,作为老师可以组成帮帮团,让学习好的孩子帮助学习差一点的孩子学习,这样,学习差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中的困难会得到解决,不觉得学习是多么难得事情,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限制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家长谈网色变,觉得网络是不可触摸的,那个孩子敢上网,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不可饶恕,所以坚决杜绝孩子上网,让孩子远离网络的毒害,在这里,正是因为这些限制反而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发孩子好奇心,激发孩子上网的欲望,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

  1.不允许孩子上网,远离网络也是错误的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让孩子完全脱离网络,那孩子好比是井底之蛙,只是在学校读书,死读书,也未必能培养出适应当下的有用人才,完全杜绝孩子上网,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在上网的时候学会鉴别,正所谓耳濡目染,家长及老师的正确言行,定会正确引导孩子的将来,在孩子接触网络的时候,不如正确的推荐,有时候陪孩子打一次游戏也是亲子交流的一种方式。

  2.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网络是个难控的东西,因此孩子在接触网络的时候难免也会接触到不良的东西,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接触到不良网站或者是色情之类,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根本下手,给孩子分析,让他们走出误区。[3]

  四、是学生的休闲时间没有具体休闲内容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休闲时间特别的多,比如说,最长的两个假期,寒暑假,长达几个月,这就给孩子大把的时间来支配自己,城市的孩子父母一般都会给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把孩子忙的不亦乐乎,农村相比而言这种机会就相对较少,孩子在一起玩耍的休闲内容就显得单调,这个时候好多孩子就会选择去网吧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就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及老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孩子们走过这一段段的闲暇时间。

  1.老师引导孩子制定假期计划

  学生往往都比较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句话能顶上家长十句甚至百句,在孩子们的假期即将来临之时,可以让孩子们制定自己的假期计划,一来锻炼孩子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二来可以让他们的假期过得充实而不乏味,不会单调去沉迷与网络。

  2.家长应该把握好自己与孩子的相处

  家长应该抓住机会多做一些亲子活动。假期里孩子有集中的时间,作为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孩子多交流。千万别因为孩子放假了,父母没有督促学习的任务了,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自己的业余时间又是喝老酒,又是打麻将,又是上网等,而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3.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品德教育活动

  一方面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完成一次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让孩子自己选课题,自己得出结论。比如调查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条件,会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条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养成孩子关心弱势群体的品质。第二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跟老人们多相处,老人们的阅历多,也会帮助年轻人教育孩子。

  四、结语

  通过这几方面努力,孩子们定会正确认知网络,这把"双刃剑"定能为我们所用,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总结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的成长。

  农村小学生上网问题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 08-0-01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如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探讨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of student in the skill school develop education of study Cai Pu- jun 【Abstract】Vi...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本质 作为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应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音乐美育的内涵,并使之与自己的艺术认识相结合,从而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音乐美育是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通过音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拥有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所占的社会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队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因此,大学生是民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一直以来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圣地"。每所高校也都设计了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管部门也都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关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运用中,大多数教师安排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相关性分析

    一、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之间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就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