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sansa2025

  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据统计,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不少学生还拥有可随时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当代大学生已经将自己生活的相当一部分随时随地融入了网络世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面对这样的时代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了解和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更加灵活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积极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

  一、教育平台要全面深入虚拟世界

  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随时随地上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虚拟世界”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现实世界”,前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后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大学生口味的转变,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转向网上虚拟世界,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接受。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网上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微信等),发挥教育者主动性,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可以缩短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灵隔阂。在实时交流互动中,教育者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到大学生喜欢的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大学生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的政治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如此,由于虚拟世界具有隐匿性特点,学生没有面对面交谈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发现他们存在的真实问题,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如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吸引学生去自己的网络空间进行学习和思考,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这里的“网络空间”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博客,不是各种网络信息的大杂烩,而是一个容教育性、思想性、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网络工作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实现教学、教育、管理的有效结合。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发表自己对学生生活、学习等的建议,使这种交流的平台能够常见常新,以自己真实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浏览完这些网络平台后有所收获。除了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经常浏览学生的博客,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在博客上表露出来的困惑和问题,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网络建立网上学生组织,如建立网络班级、网络团支部、网络支部等,引导学生去参与进去。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化传输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对一”的弊端,实现“一对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更加便利。以往辅导员或老师对学生传递信息时,往往花费很多的时间,而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载体,他们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有什么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手机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力将会大大的提高,教育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教育内容要切实贴近时代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传输优秀正确思想,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只有当教育的内容能够真正与时代生活同步的时候,才能真正展现其吸引力。但是,与五花八门、热辣新鲜的网络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育内容空洞而抽象,重视理论而忽视时代内容和社会实际状况,和现实越来越脱节,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感兴趣的鲜活话题。比如,通过追踪“微博热搜词”、“热门微博排行榜”等,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大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热点问题加入到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然后通过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生活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和对比中可以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及其对自身成长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方式要更加注重平等交流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普遍采取单向灌输的方式。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使人人都拥有“麦克风”,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抵触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仅凭单向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以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学生,变教师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为师生双向情感交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移动终端这些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上述转变。通过网络上的双向互动,师生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开放、坦诚的氛围,在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彼此分享各自的观念。通过平等交流,教师更容易深入到学生中间,针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选择,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作用,使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认识阶段获得的思想观念进入到情感阶段,使学生找到自己内心思想观念观一致性,使思想政治观念真正内化,从而确保将领会的思想政治观念整合到学生的行动中去。

  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95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213 “95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尽管很多人反对给学生贴上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时代确实造就了不同特征的学生。95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与80...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重视的是学生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而这些能力与精神的培养所依赖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课堂。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习惯于...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并提出认真研究这些挑战,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田径比赛成绩

    近年来,最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到了一个瓶颈,对运动员的训练一直在抓,但成绩的提升微乎其微,常常感慨越教越不会教了,时时觉得快要江郎才尽了,为此苦恼不已。虽然知道自己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提高和改进的方向却如重重迷雾,遮蔽了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学生自身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进行的自己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叫做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独立思考问题为前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学的过程性与创生性 1.数学教学的过程性 数学教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而建立知识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创造...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