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运用学生心理,助力数学课堂

sansa2025

  运用学生心理,助力数学课堂

  据调查发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心理特征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创造有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一、利用学生好动心理,巧设游戏数学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尚未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具有好动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易对有声、有色、富于变化的事物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以及效率,数学教师需要引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中,引入摸奖的游戏方式,可以这样创设游戏教学:将教材33页第一题的竖式卡片和第四题改编的竖式卡片放入摸奖盒中,每小组派一人摸奖,摸到奖券并算出得数的领取相应号码的“奖品”(“奖品”为教材34页第三题的竖式卡片),最后开“奖品”,分工或合作完成各竖式的笔算。在后来的练习阶段,又设计了“鸽子送信”游戏,这就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有趣的摸奖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断体会到掌握知识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意识到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产生获得知识的心理需要,对游戏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动心理,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设计游戏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二、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巧设悬念数学

  小学二年级正是小学生好奇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

  他们对什么事物都充满想要刨根问底的兴趣。那么,如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引导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呢?好奇心是“问题”与“答案”的对话。因为好奇心出现的同时,脑海里浮现的“为什么”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而替“为什么”找出原因就是问题的答案。当“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对话能够连接时,知识的累积就会增加一分;对话的次数愈多,积累的知识也就愈多。长此以往,智慧当然就会增加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不断地寻找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寻找到的答案就是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这个层面上讲,好奇心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好奇心,就等于失去了探索的动力,对于所见、所闻毫无感觉,只会呆板地接受,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创造力。“好奇”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探索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如下情境: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对称的房子、蝴蝶、蜻蜓、树叶、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蝴蝶对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都是对称图形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想知道对称图形的哪些知识?在师生互动式的一问一答中,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采用悬念数学的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三、利用学生好胜心理,巧设争辩数学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懵懵懂懂、爱扮演小大人角色的阶段,好胜心理非常强烈。在这个时期,他们往往不喜欢被别人控制,更不喜欢被别人当成小孩子。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巧设争辩数学,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与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争辩”。相反,如果教师总是在毫无顾忌地讲课,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抑和遭到潜意识里的打击,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无形的隔阂。当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膜时,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打折扣。

  比如,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故意算错一道题目,然后让学生帮忙检查一下算对了没有,这时候就会有思维活跃反应迅速的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要把握机会,一定要耐心友善地鼓励学生讲出来,但等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改变刚才的态度,表现的“强势”一点,激发学生的斗志。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过于严厉,而是要让学生纯粹地跟自己针对的数学问题进行争论。当学生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地无懈可击时,教师一定要收回自己的“强势”,假装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对和自己争辩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经过这样的教学训练过程,不但可以加强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而且还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好强心理,同时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彻底。

  运用学生心理,助力数学课堂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小学生塑造人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应...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87-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越来越高,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高校和社...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任务。现代以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所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再是单纯的语文语言表达,还要包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内的综...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对高职艺术教育理念与观念的影响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规定,“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包括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据此,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大艺展”),大艺展成为国内目前规格最高、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对我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

    一、学习风格 所谓学习风格在二语习得中也称之为习得风格,即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个性与独特之处。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性很大。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Reid(1995)对比了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肥胖学生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摘要]文章运用综合体育教学干预的方法对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减少肥胖学生体重、体脂,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化;降低血压;增强肺活量和心肺功能水平;提高肥胖学生的爆发力、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特别是学生耐力素质水平有良...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