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sansa2025

  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当前我国初中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慢、把握中心思想不足等缺点。因此,教育部新近执行的新课标就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摆在了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优化阅读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自主表达、自主探索的阅读精神,以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需要作为初中语文优化阅读教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培养出具备全面综合素质型的人才。那么我们将如何优化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呢?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我发掘问题。

  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初期一定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但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作为永久的依据,要领悟新课标关于语文阅读的改革内容,重视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的主体地位,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相信学生自身具备的潜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内容来寻求和摸索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并不是教师一味的将答案单纯的灌输至学生的头脑中,还要鼓励和锻炼学生自我发掘阅读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挖掘阅读问题呢?

  (1)挖掘阅读中的主旨语句寻找问题。

  在此我们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因为其很多文章中都有那种情感贯穿、统领全局的比较明显的主旨句。亦如由王湾所著的《次北固山下》的主旨句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由苏轼所著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的主旨句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由苏轼所著的《水调歌头》的主旨句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主旨句产生质疑,主动寻求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挖掘阅读中重点、难点的语句寻找问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高度,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于阅读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等语句寻求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在处理一些简单语句的内容归纳方面自然就会轻车熟路,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内容的重点、难点语句,才有利于更加深层次的探寻整个文章的真谛,对于重点、难点语句的集中揣测能够领略文章的关键所在,对于帮助学生捋顺课文理解的关系以及课外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都有极大的帮助,能够高度锻炼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各项综合素质。

  (3)挖掘阅读中的关键词寻找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程中往往许多文章存在一两个关键词语就能够涵盖或概括整个文章或段落的意思,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内容关键词上寻找问题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篇好的文章更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尊重学生对于关键词语的个性化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解能力和鉴赏风格。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

  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培养出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需要通过比较才能了解阅读的真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在整个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新旧阅读内容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路。让学生通过比较性阅读寻找并发现阅读内容的相同点,便于启发学生触类旁通的思维素养,能够刺激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这样在学生未来遇到相关性阅读材料时,能够通过比较的模式去寻求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阅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学生应当将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体会,进而将所接收的阅读能力升华成为极具个性特点个人化阅读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出具备实践阅读的环境空间,让学生在进行自我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消化阅读知识,充分地体会到实践阅读给他们自身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性阅读。

  其实,优化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提高教师阅读思路转化成为学生阅读思路的速率,所以说阅读教学必须要以“读”为根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的文章、做到带着要求去读、做到读得有层次,只有带着感悟去读才能够真正地得到阅读的真谛。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性阅读时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的词义,逐步积累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体系;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性阅读时可以使学生领悟到文章深层次的内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事理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第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性阅读时可以使学生把握和理解文章构思与设计的精妙,全面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和教会学生进行自我阅读的能力,全面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开发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优化阅读教学真正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云计算对提高护理学生护士资格证合格率的实践探究

    参加并取得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证书是评价护理专业类学校学生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一种考核方法,是决定护理专业类学生是否能执业的一种标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通过率的排名、各学科平均分的高低是教育主管部门、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29-02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最活跃的学生群体,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既是受教育被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层组织的具体实施者,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开展轨道交通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55-03 自1876年上海吴淞铁路修建至今100多年时间,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亟需较高技术水平和良好职业...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实验课程与科研训练项目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比较

    一次荣幸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接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时进行的一场座谈会,当时就高校实验课程和科研训练项目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思索,发现就这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着不同,通过整理我将从涉及知识的范围、深浅度,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分析比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为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且将这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让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的实施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难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1]。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对初中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