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sansa2025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38-02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未来人才的需要、阅读能力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阅读是阅读知识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不容忽视,如何让学生由阅读到悦读的根本性转变更是教学的重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的有效教学,促使想读、会读到“乐读”到“乐读”、“悦读”的飞跃,打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课堂。

  一、兴趣导读――激发欲读

  “好之”是“乐之”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们只有想读才会向会读、乐读过渡。因此,注重导读,激发欲读是阅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们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愉快、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

  对于语文教学,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而激发阅读兴趣是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主要有利素材,利用好每一篇文章,注重阅读前导读,注重导入的方法,创设阅读的氛围为有效阅读教学推波助澜。

  如小学一年级的《怀素写字》,教学不应仅仅是字词的过关、课文的简单的背诵,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比背诵一篇文章意义更深远。对于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少时的怀素在练字的图片,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孩子们仔细看图,并思考和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你能猜出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们看图、想图、思图、解图的空间,给他们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在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观察、猜测的能力,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孩子们激烈争论、热烈探讨之后,教师巧妙引出课题: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怀素”,他是唐代的书法家,他的《千字文》、《二十四章经》流传至今。那么,他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他又是怎样成才的?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怀素写字》。这样,寥寥数语,犹如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教学中。

  二、学生为主――培养会读

  教师应坚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树立学生主人公的地位,创设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由“想读”到“会读”的跨越。

  如学习《赠汪伦》时,先用一个汪伦和李白结交的过程的故事,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再根据提供的故事内容而设计两个抢答题:(1)汪伦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2)_____把_______送给了________。故事的引用,问题的提出,无不与《赠汪伦》密切相关。使学生了解了李白和汪伦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这首诗歌的意境。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多数教师沿袭“范读――带读――讲解――自由读――背诵”的“五点一线”教学,这种教学显然与新课改理念相悖,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开方式多样化的自主阅读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为宗旨是新课标的总体要求。

  如提出自读任务:结合文题和课文注释,思考这首诗歌是谁写给谁的?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根据提示,把四句诗歌整体上连贯起来,说说诗歌的大意,并提出在阅读过程中不懂或者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这些任务,把阅读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再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汪伦,你会唱着什么歌儿送李白?这个问题可以以小组讨论、自由交流的形式开展,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意识。

  三、拓展阅读――增加阅读量

  仍然以《赠汪伦》为例,在学生看图、讨论、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拓展活动:想一想学过的、或者自己读过的诗文中,还有哪些是写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怀的。你能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这个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所学,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的阅读素材的提供和必要补充,可以避免学生的因阅读窄而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的窘况。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提示学生如何比较诗歌的不同,可以从语境上、诗意上等进行探讨,如李白用目光送孟浩然,而高适用语言别董大,再进一步体会诗歌中的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再引导学生分析《赠汪伦》等诗歌中,赠别诗中有主客之分,那么《赠汪伦》中主客各是谁?主客之间相互送别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李白以诗相送,汪伦以踏歌而别)。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四、悦读――阅读的最高境界,实现“乐读”

  有人将阅读比作作家手中的“笔”。如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培养自觉阅读、专注于阅读的习惯,阅读将会毫无效果。

  1、培养学生专注于阅读的习惯,不能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问题应敢于提出来,养成质疑的习惯,并养成和同学交流、探讨,向老师请教的习惯,阅读不能囫囵吞枣,不是走马观花,以达到真正阅读、深刻阅读之本。

  3、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善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4、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笔记包括难点、疑点,摘抄优美的字词和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做铺垫,解决写作时的“无米之炊”的难题。

  这些阅读习惯的养成,利于学生阅读更有效、阅读更省时省力、阅读更有目的性和方法性,有利于学生爱上阅读,实现“悦读”的转变。

  小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教师应当好指路人,做好引导者,使学生越阅读,越悦读。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对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优化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需要利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少不了观察、实验和科学的思维,得出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一般规律,并研究利用这些现有规律服务社会生产与生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04-0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从事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工具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一定...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5-01 一、前言 为了加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国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局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这种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从...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蒙古音乐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育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就要求社会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本文就针对如何体现在蒙古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目的,研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

    课标规定:小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见的应用文等,行文时要能做到记事真实、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不拘一格。笔者每次上习作课时,很多学生都感到无趣。更有学生是谈“作文”色变。可见,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纵观当今的小...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探析

    中图分类号: D263.1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柱,学生党员影响力、号召力高,能带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深入研究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