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对策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大学生的引导力以及大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力。但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并没能真正的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也没能使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某些观点并自觉地遵循和实践。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对策对其加以改进。

  一、提高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做到理想化与现实性相结合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但同时,我们不要忘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我们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实际情况而空谈实现共产主义,空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像乌托邦一样,永远无法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新的现实情况不断充实教育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的不同思想状况出发,从大学生的不同认识和接受能力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内容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与书本上所讲的理论相违背的实际情况,如前面所说的贫富差距扩大,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矛盾,使学生在解决矛盾中提高自身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此来克服教学中“教非所需,解非所惑”的缺陷。

  二、加强教育过程的双向性,把教师讲解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传授解惑、学校与社会环境都相当于是外部因素,学生的自我接受、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相当于内部因素。如果只重视教师的传授解惑而忽视学生内在的自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是照本宣科的读课本,而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说出他们思想上存在的困惑,或者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组织他们开展辩论,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肤浅或错误认识,全面深刻认识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把考试成绩与平时的表现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说明某一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就很高。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大学生的平时表现来评判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观察,或者通过学生的反映来评价一个人。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来展开。当然教师不要事先让学生察觉出这是在考核他们,否则学生可能产生某种抵触情绪或隐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任务,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这样既能间接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四、加强教育环境的协调性,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殊不知,学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学校的教育脏了,那么一定是社会不太干净。我们要想减少社会负面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必须加强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一方面,学校应与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理论。另一方面,社会应该自觉地承担起某些责任和义务,抵制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害,净化社会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使学生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信念,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增强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报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90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Surve...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各高校,它主要是以“两课”形式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还会组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手段,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现代大学生以“90”后...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45-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近些...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长期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强调和说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有所研究。在刘达临1985年的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于心理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要素、优化途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