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析微信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sansa2025

  浅析微信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微信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成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树立典型、感染教育等方法来进行的,这些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控性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教育对象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微信将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政府、部队、学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将非常普遍,这必然会引起年青人思想上的疑惑、混乱以至背叛。加上飞信的虚拟化,使监管部门很难监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必将严重落伍。如何利用好微信的网络服务,探索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二)微信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成挑战

  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课堂外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等为辅助手段而展开的,其目的重在解决人们思想领域中的政治问题和政治领域中人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发挥了强有力的凝聚人心作用。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和公民社会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个体向公民转化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民意识、公民价值观、公民参与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内容缺失凸显。微信好友之间关系最有可能产生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之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较多的互动机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有较强的情感维系着。

  (三)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教育者提升对于手机媒体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对手机媒体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参与和使用手机媒体能力、对手机媒体技术的创造和传播能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他们对使用手机媒介意识淡薄,并且实际使用的能力差;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待提高。大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手机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纷繁复杂的手机网络环境中,不经过理性分析,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造成思想、行为上的才错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情、信、意、行的五个纬度来说,微信被转发频数较高的通常为行为,即我在哪儿今天做了什么,从而达到求赞,求关注的目的。这样对传统的网络思政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二、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微信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微信打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单方面思想灌输和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灌输教育的被动模式,对峙路窄、互动心宽,平等开放的交流既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了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由于微信突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在通讯工具上迅速的交流,信息传递更加人性化,贴近生活;微信的设置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了解并发布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微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实现师生的充分交流和互动,这就大大的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二)微信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微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内容要求和方法手段等。从时代特征看,教育环境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教育内容从一元走向多元、教育形式从政治说教走向思想碰撞的特点明显增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各种矛盾问题和各种错误思潮交织在一起,90甚至0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微信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口。高校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每一项内容又可具体分为许多方面。

  (三)微信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微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随时把握大学生们的心中所想、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及时发布在微信群中,思想、情趣、爱好、追求等信息清晰地展现出来。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了解渠道,一个全新的沟通平台。思政工作者应针对大学生遇到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及时对症设置教育方案,秉承民主参与的精神与理念进行讨论,进而进行正确引导。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学生语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提升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氛围的吸引力。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用微信创新工作,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思潮的交流之所、交锋之地,应使用好微信载体,因此及时有效地占领这一新兴舆论阵地,将挑战转为机遇。

  浅析微信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