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sansa2025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旺盛生命力的标志,更是学生的天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我们要为创新而教,要让陶行知先生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精髓在语文教学中激起一泓活水。如何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呢?笔者认为鼓励质疑、引导探究、丰富想象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鼓励质疑,理解创新

  北宋哲学家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抓重点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从平淡处见疑能促使学生求知、探索、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抓住契机,设疑启发,以促发学生在求异辨析中有所创新。例如《太阳》第三自然段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然后汇报学习情况: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我通过认真地读课文,知道这段讲太阳很热。

  师:太阳有多热?

  生: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生:钢铁碰到太阳就会变成汽,太阳真是太热了。

  师: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热的特点的?

  生:太阳“是个大火球”用了比喻说明。

  生:“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是假设说明。

  师:大家学得很好,请把这些说明方法记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钢铁碰到太阳会变成汽,这是真的吗?太阳这么热,有谁敢拿钢铁去碰它呢?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这是个假设说明。

  生:这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太阳热的特点。

  生:(刚才提出质疑的学生)“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也算是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太阳热的特点,可是,在这里用“估计”一词是不是有点毛病?(表述得不很恰当)

  师:你想让老师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呢?慢慢说。

  生:我想“估计”只是猜测而已,科学能用猜测吗?“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师:(灵机一动)你说得好,问得更好!“估计”就是根据太阳的表面温度推测太阳的中心温度。这是科学家的推测而已。所以在这用“估计”。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将来是科学家的你,能用什么方法测量太阳中心的温度?真的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生:我要设计出超级电脑软件,利用电脑准确地测量出太阳的中心温度。

  生:(质疑的那位学生)老师,我画好一幅画,请看画面内容:我身穿太空衣,手拿特制的探温计,坐在宇宙飞船上,亲自测量太阳的中心温度。(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师: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大胆地想象和创新,老师相信,10年,20年,30年以后,能向全世界宣布太阳的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的科学家就在我们班产生。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抓住了学生无疑处生疑的教育契机,扬起了学生“遥远联想”的创造风帆,学生不但在质疑辨析中理解了太阳的特点,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抓住矛盾,引导探究

  我们的语文教材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及“矛盾”之处,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抓住“矛盾”,细心点拨,鼓励学生自由独立表达并真心给予评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拓展。如古诗《小儿垂钓》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再看看插图,联系“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话,想一想,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图画错了!旁边的草并没有遮在孩子的身上。应该在孩子的身边再画一点儿草。

  生:不对,写错了。要写“身映草”才对。

  师:是写错了还是画错了,还是有其他原因?请开动脑筋,分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情绪激昂。)

  师:有没有不赞成画错了,也不赞成写错了的同学?请把原因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过路人看孩子可以说“草映身”。

  生:从旁边的路上看孩子,也可以说“草映身”。

  师:真聪明,观察的多认真。想得多有道理。其他的同学再看看图,对不对呢?

  三、展开联想,模仿创新

  阅读教学是建立在作品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的。一个高明的教师,要设法让教材和知识“活化”起来,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情感和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五彩池的神奇?(2)请用彩色泡沫纸,剪出一个你想象中的水池形状,贴在黑板上。(3)看着贴满“水池”的黑板,想一想,现在看到的水池像什么?(4)仿照例句写话:仿照“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写水池的形状;仿照“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下层却成了……;左半边是……,右半边却成了……”写五彩池的颜色。

  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通过动手,创造出了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的池图,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被拓宽后,语言表达的欲望也被激发出来,富有创造性的倾诉,使学生对五彩池的神奇之处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四、创设情境,拓展创新

  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能构建社会生活的一个个意境,绘成一幅幅令人遐想的图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为他们提供自由想象、大胆创新的条件。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应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章内容之后,出示了下列内容:

  小骆驼从沙漠旅行回来了,有一天,他又到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到了小红马。这时小红马会怎么说,小骆驼又会怎么回答呢?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通过这样的训练,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有益于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