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的培养探讨

sansa2025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的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90-01

  一、引言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面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有效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以所学问题为情景创设基础,创新性的构建富含研究性的教学情境和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根据相关的数学知识去积极主动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实践,并且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会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的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并且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知识的能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和思维创造力。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的培养途径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成为了当下教师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下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1.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体现

  在任何学习过程中,求知欲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渗透是促进学生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望,才会主动的去寻求知识和调动思维,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竞赛、引趣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增强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有助学生思维的扩散。在不违反教学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多种具有生动形象、探索创新等特点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顺利的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以解决数学相关问题为核心的,需要学生的参加和研究,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不断遇到新的定理、规律以及公式等知识,事实上许多定理和公示的学习过程极具研究性,可以以某一公式或定理为情境创设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下的教学宗旨是充分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重点要将课堂教给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进行数学课题的研究时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补充,提出各自的疑问,进行互相解答,促使学生深入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增强其思维的活动,并布置类似的练习题巩固其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自主的掌握知识,而且增强了表达问题和见解的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3.依据所学数学知识设计研究性课题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问题主要是将某些数学知识、具有数学含义的某些生活问题以及其他科学问题拿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交流能够完全的展现出来。中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根据所学数学知识设计相应的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的设计不仅要以所学数学知识为基础还要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必须按照课本的目录来进行章节的讲解,可以自拟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例如在高中的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可拟定如下:杨辉三角、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二项分布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等等,总之,要引导学生如何找到问题并获得解决的正确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体验到研究性学习,并从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并在互相交流中增加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4.进行开放性研究教学

  在中学数学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内容大多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社会问题或其他数学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具有特定的知识框架,研究的范围较广。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生在研究课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课外参考书籍等多种获得知识的途径来进行问题的研究,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数学课题的设计涵盖面广,教学的空间也极具开放性,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对于知识的获取、资料的搜集更加开放,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是开放的,更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自建的关系也是开放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起到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加以引导和鼓励,并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增加了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热情的培养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 关于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调查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这虽受到年龄特征的制约,但更多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不敢提问题、不愿提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忙于做笔记,上课纪律很好,但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6-01 一、前言 逆向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这是一个常见词语,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备受欢迎。然而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使用顺向思维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引导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需要教师的启发与引导。 一、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06-01 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传授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

    sansa2025未命名
  •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还是会经常出现的,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