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1

  0、引言

  学习任何一门音乐课程都是一个既漫长又艰苦的过程,钢琴的学习也不例外。音乐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在学习钢琴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利用钢琴来表现音乐当中所包含的情感与故事,单纯地将音符弹出来是感动不了任何人的。而若想在演奏的过程当中诉说出感觉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1、精湛的演奏技巧是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基础

  著名钢琴教育家应诗真曾说:“钢琴演奏技术是从属于音乐表现的,是手段;但同时它又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它,想完美的表现音乐形象就成为一句空话。” [1]精湛的演奏技巧是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拥有了精湛的演奏技巧的前提下学生才可能会将其演奏能力提高。关于培养学生精湛的演奏技巧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对于手指的独立性要加强训练。学生在弹奏钢琴的过程当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学生的每个手指在不受其他手指的影响下能独立完成任务,这并不是说在一个手指动的时候其他部位都是僵硬的,而是要求将腕、肘及手臂进行协调。每个手指的指尖都是有感觉的,手臂放下来的时候也是要依靠指尖的。所以要教会学生将手指独立而又灵活地配合起来。

  其次要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在学会将手指独立之后就要学会训练手指的灵活性了。在弹奏之前,手指要适当抬高,然后迅速地将一键弹到底部之后立即放松。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在另一个手指弹下去之前,前一个手指要立刻抬起以免出现声音混杂的现象。

  再次,弹琴时要有重量。在弹奏钢琴的过程当中,肩膀、大小臂及手指等各部位的重量都是由大脑来控制的,各部位的重量直接影响到音符的发音,尤其是手臂的自然重量,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训练学生大脑对于各部位的控制能力,让其在触键时能保持一个自然放松的状态。

  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前提

  在实际的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因口干、大脑缺氧等情况而影响演奏效果的情况,这些都是因紧张而引起的[2],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其实际演奏的紧张感和惧感。具体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学习钢琴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的表演及技术在老师看来非常一般,但是对于这种情况若教师给予打击,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必然受损,失去学习钢琴的信心,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因此若有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在给予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的优点及缺陷,对于优点要给予肯定,缺点要给予改善的意见,让学生树立起学习钢琴的自信心。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于钢琴艺术的热爱。每一位艺术家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其技艺的功劳,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特别是其对于艺术的忠实与热爱会极大地激发其对艺术的学习潜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于钢琴艺术的热爱,让学生对钢琴艺术产生深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钢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再次,对于学生的表演欲望要给予适当地激发。当学生的弹奏技术已娴熟,其心理素质也足够好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舞台表现欲望。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气氛当中,感受着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与美妙,这不仅会消除学生演奏时的紧张心理,而且还会促使学生更愿意学习钢琴,而这又会使得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3]。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来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整,引导学生激发其表演欲望。

  最后,可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表演环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实际不定期的调整以锻炼学生的演奏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演及应变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最好的方法便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表演环境,在此建议增加学生的上台及参加比赛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适应真正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看清自己的优势及不足,通过吸取别人的优势让自身更完美,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我国教育文化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现代化素质的培养要求也从原有的单一的、专业的文化教育逐渐发展为现有的多面的、综合性较强的素质教育。钢琴演奏是音乐教育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也需不断发展与完善。现我国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钢琴的教学。而对于钢琴演奏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

  素质。

  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