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反思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家教热”现象

sansa2025

  反思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家教热”现象

  自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中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实施素质教育逐渐在中国教育界达成共识,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下,素质教育的推行仍然受到很大阻碍,其中“家教热”现象是学生难以实现素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教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虽然国家持续增加教育投资,高等教育入学率略有提高,但提高后的入学率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据艾瑞统计:国内一流大学的录取率约为7%~8%,“211大学”的录取率约为5%,“985大学”的录取率仅为2%,学生想进入理想学校仍非常困难。为了在考试中获胜,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应试”,而提供“应试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升学压力是导致“家教热”的原因之一。辅导机构较低的经营门槛是导致民办辅导行业在教育部明令禁止公办学校开展盈利性“补课”后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IDC报告显示:2011-2014年中国辅导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330亿美元,2011-201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图1是美国投行jefferies对2004年-2013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做的统计图,他在《中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家长愿意在个性化教育上花更多钱使子女更具竞争力,这正是辅导市场发展增速超过家庭教育支出增速的原因”。

  图1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

  随着“应试教育”弊端凸显,高考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1]。2014年高考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包含考试制度改革与录取制度改革,主张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外语实行一年多考”、“不分文理科”、“减少考试科目”等,提出的“多元评价”对改善学生过度“应试”、盲目追求“高分”现状和缓解学生“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教热”现象的反思与建议

  (一)学校素质教育未能有效实施

  1.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提到素质教育很多学校的做法往往是“缩短上课时间”、“减少课外作业”、“组织活动课”,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从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误解,也是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撇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特长教育,所以升学率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2]。数学和外语作为学生校外补习的主要科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城市学校在基础学科上花的工夫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

  2.学校评价体系滞后

  导致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未能改变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标榜“素质教育”的学校常常以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衡量素质教育成果,使教师在实施素质教学过程中产生认知混乱,老师迫于评价的压力很难真正放手搞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在实施阶段变了味。

  (二)学校与辅导机构缺乏统一管理与合作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与课外辅导机构几乎没有交集,课外辅导机构仍被视为非正式教育形式。在管理上校内、外教育活动未能实行统一管理,学校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校外辅导机构则受到教育行政、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反思素质教育改革道路,素质教育的口号只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学校喊得响,并未在家长和社会教育中得到实质体现,所以加强校、内外教育的统一管理,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作,是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

  (三)缺乏与素质教育配套的教育体系

  “家教热”的催生说明在学校开始“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家长、学生对新理念还存在担心和不适应,他们试图寻求在学校之外获得“应试教育”的补充。在很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存在课外辅导机构,但国外校外辅导机构能获得良性发展而在我国辅导机构趋于单一“应试”发展的重要原因即我国教育体系的滞后性。事实上素质教育理念早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家长最终选择“暂时利益”放弃“长远利益”的根本原因是对现存教育体系中“第一学历”的固化认识,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使学生得到素质发展首先应着眼于终生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探索“新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消除社会对“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偏见,使高考不再是决定学生终生命运的考试[3]。

  反思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家教热”现象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人数以及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这给学生党支部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教育工作造成新的压力。《中组部、中央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设置体育课堂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身体发育旺期,也是世界观和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该时期的体育教学必须要能契合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但是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一直被边缘化,几乎只是在支应差事:课堂上散漫的自由活动抑或死扣教学大纲进行一刀切式的强化训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随着新课改在各学校逐渐实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新课改要求,学校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彻底的激发出来,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意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作用的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价值观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初探

    生活需要想象力,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想象力。在笔者看来,教师要拥有想象力,不然教师如何创新的应用教材,创新的构建课堂?学生需要想象力,不然怎么能够把文本资源,从作者的描述中,教师的引导中,转变为自己看得到、听得到的信息。在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教育部门对化学这门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希望,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民族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