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设置体育课堂

sansa2025

  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设置体育课堂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身体发育旺期,也是世界观和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该时期的体育教学必须要能契合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但是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一直被边缘化,几乎只是在支应差事:课堂上散漫的自由活动抑或死扣教学大纲进行一刀切式的强化训练。殊不知这两个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的极端教学行为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甚至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与“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初衷严重背离。鉴于此,笔者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并分析小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认知状况,对如何让小学体育课走出封闭模式,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个体性、活泼性的特征进行如下探索与讨论:

  一、结合认知规律分解动作

  小学生认知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而体育运动往往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再加上运动有即时性的特点,可能孩子们还没有看清楚,教师已经示范完毕,这样的体育教学是不负责的教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使得自己的教学节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需要注意的细节上或者快速的节奏部分,我们非常有必要进行动作分步解说,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迁移规律,才能减少运动技巧的吸收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身体发育初期的小学生,操作起来常常出现动作不协调,不小心还可能发生危险,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根据小学生的迁移规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蹬腿、团身、滚动,然后根据这三个动作的特点进行分别引导:蹬腿,就是引导同学们双手撑垫子,两腿用力蹦,让大家充分体会前滚翻中的蹬腿动作;团身,就是要同学们抱紧身体像不倒翁那样在垫子上晃动,实现团身滚动练习;滚动,就是让学生在团身的基础上体会蹬腿后的团身滚动的感觉。这样将复杂连贯的动作分解练习,原本枯燥的前滚翻教学变得有趣起来,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表象训练刺激感官认知

  “表象训练”顾名思义就是将正确的动作示范以视听等直接的感官刺激作用于学生的大脑,让孩子们无意识地借助自己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示范进行知识回顾和充分训练,最终形成脑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以较快的速率建立和完善动作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和巩固知识,提升动作技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这里以学习篮球知识为例,篮球运动是一种富集娱乐、健身和竞技等于一体的群体性对抗体育运动,其巧妙的战术、灵活的技巧一直是体育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小学阶段是初步接触篮球的阶段,孩子们囿于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限制可能对有些东西不容易形成连贯技能,诸如三步篮、定点投篮等都可能让孩子们在技巧面前逡巡不前,甚至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为了积极提升小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笔者提出“好运动不求甚解”的表象训练理念,不给孩子们进行过多的抽象理论分讲,而是将篮球动作的经典部分如“三步篮、定点投篮”等制作成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通过充分的感官刺激先形成条件反射的无意识运动惯性,这样同学们就会先行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然后再有计划、有意识地不断重现视频上的技术动作示范形象,最终将“意识动作”转换为理性技能。如此教学,将学生的表象、意念、动作进行有效联结,使三步篮、定点投篮能技能掌握水到渠成,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通过趣味游戏吸引学生参与

  兴趣是激发学生运动的发条,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小学生认知第一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时借助灵活、活泼的游戏活动来牵引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比如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时,就设置了一个“看谁反应快”小游戏。游戏的教学方法是: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配对面对面立正站好,同学甲将右手掌展开,同学乙将食指放在同学甲的掌心;教师口哨为号,同学甲做抓手指动作,同学乙两则迅速抽食指躲避被抓,同学甲以能抓住同学乙的食指为胜,同学乙以能迅速逃离为胜;胜一次得1分,3次一个轮换,以得分多的为胜。如此将训练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不但可以很好牵引孩子们积极参与,还能启发孩子们在课下活动进行游戏训练,有效配置时间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合学生能力进行分组指导和评价

  孩子们身体状况和知识结构存在客观上的差异,所以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进行一刀切,我们要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几个阶梯性“同质小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要根据各组的实际接收能力,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盲目教学,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课有所获,对课堂学习充满自信和充实感,形成渴望学习的正能量。比如在中跑训练中,笔者根据大家以往的训练状况,将孩子们分成以下几个“同质小组”:快速组、中速组、慢速组等。然后设置符合各组成长的训练模式,如:慢速组规定只要你能坚持跑完全程,完成任务就是优秀;中速组要以快速组为目标,操作中要能跑几个;快速组要努力训练超越自我。并且每次练习完成后,每个组别的前3名和后3名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更高或下一个组别,也可以继续在本组中竞争。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兴趣被完全调动起来。而相对于后进学生,由于有不同的要求,他们也有一个团队可以竞争,从而避免了自己弱项的被放大,让他们也能轻松地投入到运动之中。在身边气氛的影响和同伴的激励下,所有的同学往往都能努力完成规定任务。

  本文是笔者在一线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如何构建契合小学生认知和成长的优质高效体育课堂的讨论与研究。总之,体育课堂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整合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的教学方案。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形成可持续发展,才能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从而健康茁壮成长。

  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设置体育课堂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67-01 一、在题目解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题目解读的指导和训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关于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审美教育观的调查研究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美学与教育交叉和渗透的结果。美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主要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改造自己,培育和完善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素质,本意指在心理学上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天的特点,又指人们后天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民办高职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实证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1]。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价值观、教育观等因素的外部表现[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父...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英语交际能力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交际能力的含义。早在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就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并不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23-01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课程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面临一些挑战。在当代的教学要求中,中低...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用自己的方法学习;还要鼓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