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物理意识

sansa2025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物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25-01

  新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实践中可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物理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理解科学思想观念,在物理学科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既能获取先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又具有能开发出新的知识领域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物理这个来源于生活,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机械的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无法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思考,缺乏运用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方法和物理语言分析物理的能力、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特别是近年来中学物理的教学越来越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更要让学生掌握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呢?

  1.重视物理概念教学,挖掘物理内涵

  1.1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即"前概念",而其中一些经验是片面或错误的。学生常用"前概念"分析问题,如干燥的温度计,在电风扇吹风下,其示数是否变化?按生活经验,当风吹来时人就感觉凉爽,学生由此判断得出温度计示数减小的错误结论。学生分析出错主要原因:其一是学生对"蒸发吸热"的内涵认识不清。液体蒸发才吸热,而风吹干燥温度计不存在蒸发现象;其二是学生"想当然"的思维定势,缺乏自觉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概念内涵,通过物理实验、具体事例、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杜绝死记硬背现象。实际上物理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识对初学者来说都是一种脱离学生思维结构的外在体系,并转化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因而常出现"学而不用"的现象。为了强化学生主动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分析物理问题时,应在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到:"论而有据",即所要解决的问题应与物理知识挂勾,要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切忌"想当然"。

  1.2 学生偏重利用公式进行量值计算,而对其物理意义认识不够,常将物理问题公式化,是学生缺乏物理概念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如要求学生计算露出水面的桥墩所受浮力大小时,学生会不加思索地利用浮力公式进行演算,从而得出错误结论。导致错误原因是学生对浮力概念缺乏实质性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理解概念:浮力是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或气体)压力之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物理实质。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得出上述桥墩所受压力之差为零因而浮力为零的正确结论。另外,教师提问、命题时,应使问题涉及物理实质,让学生明白:记住概念、规律和法则的文字和公式而不领会其物理意义是学不好物理的。

  2.重视规律教学,注重物理实验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验,这表明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许多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将教材上物理规律的条文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背得烂熟,而不去理会物理规律与物理实验间的逻辑关系,更谈不上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实验只是在应付考试。而近年大量出现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题,加强了能力培养,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牢固的实验意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考虑物理问题应把实验事实放在思维的首位。

  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抓好实验教学呢?首先,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千万不能在黑板上讲实验。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器材、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有目的地撰写实验报告,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学生便体会到:一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都受规律制约,物理实验是探索物理世界的重要方法。其次,教师要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许多演示实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演示,要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动手。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在家实验"的意识。如在家观察水的折射现象,只要用一只水杯和一枚硬币就可观察到奇妙的折射现象。此外,我个人认为,可将课堂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机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重视解题教学,渗透物理方法

  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初步教育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严重缺乏利用物方法分析问题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套用公式计算,不能套公式便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着力进行物理方法教育,解题教学是渗透物理方法的重要途径。首先,挖掘习题中包含的方法教育因素,抓住方法和知识的结合点。其次,适时进行方法小结。某种方法在某一阶段教学中出现过数次后,教师就可以对此进行小结,将方法进一步明确化、科学化。主要讲方法的实施过程,但不急于讲方法的定义,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体会。例如,讲简化电路问题时,又要用到等效法,此时,教师便可以对等效方法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到:等效方法是从事物间等同效果出发研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一种方法,它把实际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转化成理想、简单、等效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来研究。初中物理教学涉及到物理方法较多,如模型法、对称法、极端值分析法、逆向思维法、数学法、图象法等。渗透方法教育的途径也较多。只要教师在方法教育上常抓不懈,就一定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农村初中学生物理意识的培养,是摆在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真正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并体验过程。在不断地创造和成功中,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充满激情地进入物理学知识的殿堂。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物理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78-01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基础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十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96-01 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信息反馈以及情感的交流都是借助于数学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如何培养音乐专业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的学习兴趣

    一、前言 当前,我国各个学校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而视唱练耳作为中专生接触音乐的启蒙学科在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音乐专业视听练耳一般包括听音和视唱,其中听音主要是对单音进行听辨、对连续的单音进行...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因重复练习而养成且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力量。如果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这样的习惯将是最完美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是最关键的教育目标。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煤矿企业中快速成才

    引言 高技能大学生人才是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核心对象,他们在保证煤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发现,当学生带着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时,他们总是比其他同学有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活跃度,在他们的眼中,知识与学习得到了学习兴趣的美化,所呈现出的效果就如同猫咪眼中的小鱼干一样,所以他们被深深吸引着无法自拔,也正是因为如...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