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时代需要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手段,也是中华名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繁荣的动力。当前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当代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

  创新意识教育主要是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实施手段是激发创新思维,主要特征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型教育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怎样才能够培育出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人才,是目前社会需要研究的一个新问题。计算机教育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笔者在这篇论文中来谈一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计算机教学对学生进行创能力的培养并非是培养其发明创造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进行探索、体验、发现知识的本质,并努力挖掘其中的"新",创造新的学习方法,摆脱由于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而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不合理的"束缚",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学习人",全新的"创造者"。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是前提条件。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固然培养出来了一批人才。但是,在现阶段,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无法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改革,以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顺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其的自主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首先就需要对当下的教育理论的改革,其次是对我国的教育思想体进行改革。这项工作需要具体到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进行影响,让其教学理念顺应当下的时代潮流,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教育工作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及习题训练,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扩展自身的知识、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我国目前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因此需要对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都考虑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应有的重视,且教师权威的建立也不能够是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基础,而是应该建立在一种能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来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固然应该上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超越课堂知识的体会,例如在学习中探索到知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自身的思维进行开拓,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够自如回答,并能够有激发学生在上机学习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呈现最佳状态。

  计算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还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计算机专业基本技能素质。

  (二)构建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

  构建和谐的创新教育环境主要有:(1)教师需要对计算机教学的教学心理以及学生的学习进行把握;(2)计算机教学需要拥有设备齐全,学习氛围浓郁,环境良好的教学条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或结论已超过教师所期望水平时,教师不能够加以阻挠,而是应该加以鼓励,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方面大胆发展。要对学生与自己的争论持宽容和鼓励的态度。要多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并经常额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的创新意识。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授的内容给出反驳意见时,教师不能够只是简单对其进行否认,而是对学生详细的讲解自身观点的由来,认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观点,并促使其得出最终的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保护,还能够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维在计算机课堂上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为计算机学科的学生设法创建创新意识培养的环境,让学生的学习环境能够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相互适应。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存在很大区别,它是社会上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型学科,且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教师需要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遗迹最新动态反映到教学内容上,不能拘泥于课本。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将计算机学科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使学生能将不同学科之间的创新能力进行迁移。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新能力。各学科应该拥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计算机学院还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创新平台。例如:在学校内组织一场网页设计大赛,给予创造优秀成果的学生相应的奖励,并将其优秀作品公布到网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在学校内形成一种追求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

  计算机教学并非理论教学,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能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这是我们应该重点做的,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要针对教材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过程计划,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计算机课的课堂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教学时,还要注意设定课堂高潮。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调动学生的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首先需要学生拥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让学生对计算机学息产生正确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进行计算机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拥有了解的兴趣,才能够产生学习的动机,其学习的思维活动在能够向着积极进取方向发展。因此,计算机学科的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励。

  (1)用任务来驱动。

  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用这些课后任务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动力。并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自主锻炼。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主要是依靠其洞察能力,洞察能力是人智商的一部分。在计算机实践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学会联想,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3)采用应用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学校对学生进行实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写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教师布置内容,学生自主进行实践。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