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研究

sansa2025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研究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教育雨后春笋般发展着,但在貌似繁荣的背后却掩盖了入学教育的实质,即通过入学教育要使学生们获取哪些知识?意义何在?是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形式上的完满?还是希冀学生们有所收获?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以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发现了如下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简单、片面,忽视对学生全方位指导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抱着满心欢喜与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态来到一个一切都未知的学校,希望通过大学这个平台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够与其他考入本科院校的同学齐步前行,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不爱学习,学业基础薄弱,自控力差等弱点,使得这部分学生谈学习色变,他们渴望得到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渴望得到灯塔般的明示。但学校为其设置的入学教育内容仍停留在各种规章制度、各系的专业优势,校史及片面的校情等等的宣传,学校旨在通过入学教育的时机,对诸多问题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洗礼,标示出各种警戒线以及越过这些雷池之后的惩罚。虽然入学教育中包含制度规章的教育很有必要,但这种做法只是复述硬性规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校园生活、未来就业等多方面、全方位人性化的指导,完全将学生置于被管理者而非主体的地位,使众多学生处于裹足不前唯恐触及惩罚的境地。

  (二)教育手段、方式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基本采取了辅导员组织开展,部分专业教师参与的形式,教师的一言堂痕迹广泛存在,未真正将学生的主体位置提上日程。“许多学校沿袭固有的模式,入学教育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教育形式枯燥乏”[1](P.169)在这样氛围下,学生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讲台上老师们的敦敦教导,全然没有学生参与的机会;有的院校采取了老生代表致辞,新生代表发言等貌似改革的形式,但大抵都是照本宣科,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们交代的任务而已,毫无实用价值,新生自身诉求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教育时间短暂,忽视入学教育的长期性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大多被安排在开学的第一周,1至2天完成,旨在帮助广大学生转变角色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入学教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实现其真实本意。受教者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积累,才能构建出知识框架,在实际中指导自己的行为。新生并未经历过大学生活,对入学教育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无法消化、吸收,更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无形中架空了入学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入学教育成为孤立的、流于形式的入校宣讲课。

  (四)教育组织结构简单,忽视入学教育的系统性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以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理应成为各部门的首要职责,但实际中的入学教育仅仅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辅导员、班主任的任务,其他部门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工作推脱出去,全然不顾“三育人”理念,很难将学生的入学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这样形式下的入学教育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教育,“大多是由学生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唱‘独角戏’师资团队构成较单一”。[2](P.122)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系统化指导

  任何理想抱负只有内化为自己前进动力时,才不会

  轻易的动摇、放弃。高职高专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在入校前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充满种种期望,他们结合自己所选专业构建一定的理想与信念,但这种理想或计划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摇性,容易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出现动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负面心理,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这就要求在学生的入学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所疑惑的方面进行系统

  [(上接第125页)]

  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与分析,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我发展需求的短期、长期计划,使学生的大学生有活有步骤、有计划、有条理。

  (二)完善入学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选择高职高专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对过去高中的课堂教学早已心生厌倦,甚至反感,如果刚刚步入大学教师就开始一味的讲与说,这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只有合乎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渴望,才能使入学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其次,应动员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以学校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入学教育中来,使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得到共鸣;使他们的建议、意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这样才能充分唤起学生对崭新环境的接纳,才能将学校视为己家。

  (三)拓展入学教育时间,将入学教育课程化

  时间过短、教育效果不明显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入学教育延伸至开学前的家庭教育中,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信息的反馈;入学后,应将入学教育贯穿大一的第一学期,帮助学生巩固完善自己的大学计划,最大限度的提高入学教育的影响;与此同时,“建议将新生入学教育设置成一门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并按实践环节必修课来看待”[3](P.89)若能将入学教育纳入到与日常教学系统,从教学的高度对待入学教育,那么入学教育的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构建家庭、院系、学校三位一体的入学教育系统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将家庭的入学教育纳到学校入学教育的系统中,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其大学生活便已开始,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入学前教育的测评随通知书一同邮寄给家长,并将测评成绩列入学生的校内档案之中,这样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相联系的系统,保证入学教育始于入学之前。

  “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4](P.17)这是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概括,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各个部门充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入学教育系统,不断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职责来制定入学教育内容,如“从学校工作层面看,主要是开展新生入学典礼、校史校风教育、安全教育,开设大学新生所需的各种讲座、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等;从院系层面看,工作重点是对学生开展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术生涯教育,让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现状和发展前景,明确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性,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观念;”[5](P.170)构建家庭、院系、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分层次、分职责贯彻执行入学教育,不仅有利于加快学生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而且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知识,为广大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66-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学生分类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7 一、高职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由于招生困难的现状,高职院校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大量低分考生涌入学校,给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班级的管理都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些低分考生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而且对于...

    sansa2025未命名
  •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论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对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和主体的特殊性,也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这些都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刍议高职学生管理中领导艺术的运用

    学生在踏入高职院校的同时就相当于已经踏入了一个微型社会,学生由于个体思想及性格方面不相同,导致待人处事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就给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校方作为最主要的管理者,它的管理能力直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吸烟行为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吸烟人数日益增加,且有低龄化趋势。本课题组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对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就高职高专学生的吸烟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对其吸烟行为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