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调查及思考

sansa2025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66-0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本文通过对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客观分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供现实的可靠依据。

  一、调查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某职业院校三年制高职学生为对象(以下简称高职学生),不包括五年制高职学生。以年级为抽样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大一、大二、大三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宋剑详、黄牡丹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自编《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变量表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量表两个部分。问卷在正式施测之前根据访谈和试测反馈情况进行了适当修订。测评量表分为身心健康能力(1-10)、自主学习能力(11-20)、科学方法能力(21-30)、社会活动能力(31-40)、专业技术能力(41-50)、职场规划能力(51-60)、自我教育能力(61-70)、自主创新能力(71-80)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记分法,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记1~5分,10个项目平均得分即为该维度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在该维度上的能力越强。所有项目均分即为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得分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为了检验研究工具的可靠性,我们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量表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8,分半信度为0.831,表明该量表有非常好的信度。8个维度之间以及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来研究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施测过程

  由专业人员担任主试,适当解释此次调查的目的,告知被试本次调查是无记名的,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我们会对测量结果绝对保密,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独立完成所有选项。为了提高测量的有效性,问卷前言专门留有特别提醒,告诉被试如果有意向知道自己的测量结果,可以与我们联系。测试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

  剔除无效问卷,选择可靠问卷,将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及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情况

  被试在可持续发展能力量表上所得的分数越高,表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方图可以清晰看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布情况,结果见图1。

  从直方图来看,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成正态分布,经检验Kolmogorov-SmirnovZ=0.618,P=0.839>0.05,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得分为3.91±0.616,与理论中值(M=3)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t=17.806,P=0.000),与良好值(M=4)比较无显著差异(t=-1.861,P=0.065>0.05),表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统计结果显示,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最高得分为4.95,最低得分为2.06。同时,多于50%的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于3.91(均值),表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维度差异情况

  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各维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最低,自我教育能力得分最高。在身心健康能力上,标准差最大,结果如表1所示。

  为进一步考察高职学生身心健康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互相差异情况,本研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显示高职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7.141,P<0.001)。表3进一步显示,身心健康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与科学方法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与职场规划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科学方法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活动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专业技术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与职场规划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职场规划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自我教育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各维度上具有不平衡性,也进一步说明了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最不理想,身心健康能力次之,自我教育能力发展水平较好。   (三)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1.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情况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科学方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女生,结果见表4。

  2.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情况

  对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1)。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身心健康能力无显著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高职学生,结果见表5。

  3.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情况

  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科学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专业技术能力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1)。表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说,三年级高于二年级,二年级高于一年级。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一年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二年级比较无显著差异,一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6。

  4.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在班级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情况

  不同班级管理模式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5);专业技术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班级管理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维度均显著优于放任型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结果见下页表7。

  四、分析与讨论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目前,有关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辨析、理论探讨阶段,大多是定性分析,有关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寥寥无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宋剑详老师于2012年设计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量表并实施了测评,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这一实证研究与本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本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与理论中值(M=3)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t=17.806,P=0.000),与良好值(M=4)比较无显著差异(t=-1.861,P=0.065>0.05)。这与被试所在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不无关系。徐警武在《大学素质教育新视角: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联系,论证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加强。被试所在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配套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并与各级各类评奖评优严格挂钩,有力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应该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艺术修养等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品格,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这根主线来展开。同时,我们还发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于3.91(均值)。有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较低(最小值为2.06),远低于平均水平;有些学生则得分较高(最大值为4.95),远高于平均水平,有两极分化趋势。这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整体推进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指导。

  (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维度差异情况分析

  高职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维度上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各维度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见表1、表2、表3)。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各维度上得分后三名依次是自主学习能力、身心健康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这三个维度与其他五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们教学改革在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基础上,应该注重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周丙洋认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要素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突出的技术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创业精神等。在现代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日新月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进入社会以后必然会与现实岗位和行业发展实际相脱节,这就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学不再是静态的传授某些知识与技术技能,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同时,在身心健康能力上,标准差最大,说明个体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当然,我们也发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发展较好的一面,自我教育能力得分最高,其次为社会活动能力,再次为自主创新能力。这表明高职学生自律意识较强,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较好,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与我们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增强其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关系。   (三)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分析

  从性别上分析,男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在科学方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两个维度,这可能与专业特点有关系。总体来说,男生对兽医类专业更感兴趣,具有积极探索、科学求知、主动创新的欲望。学生干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除了身心健康能力之外在其他方面均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确实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学生干部身心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也间接说明高职学生身心健康能力需要我们加大关注力度。不同年级高职学生除了身心健康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之外,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其他维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总体来看,三年级最好,二年级次之。但是,一年级与二年级比较无显著差异,三年级与一年级、二年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被试所在学院采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措施是有效的。不同班级管理模式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维度均显著优于放任型班级学生。虽然放任型班级寥寥无几,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提醒我们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分类进行,同时尽可能细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容,有针对性开展训练。特别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加强班集体建设,积极构建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当然,各高职院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加强引导,杜绝放任型班级管理情况发生。

  五、结论与建议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态势良好,个体差异较大,具有提高的可能性;有部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较低,应该加以关注。在各因素上表现出不平衡性特点,自主学习能力、身心健康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学生在毕业后连续不断地学习、积累和进取,将知识、经验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并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的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发展方式从内涵与外延并重向内涵发展为主体转型,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在身心健康、自主学习、科学方法、社会活动、专业技术、职场规划、自我教育、自主创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培养措施。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调查及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问题研究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的入学教育雨后春笋般发展着,但在貌似繁荣的背后却掩盖了入学教育的实质,即通过入学教育要使学生们获取哪些知识?意义何在?是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形式上的完满?还是希冀学生们有所收获?顺利完成角...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职高专学生教学方法改革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代教学观 当代教学观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的和培养规格为方向,师生一同探究交流的过程。通过传统的教学观到现代教学观要实行一体的改革,其中既要有内容上的改革,又要有方式、方法和手段方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学习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困扰与调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3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扩招,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727万,创历史新高。而受世界经济低迷和我国经济转型影响,我国就业岗位紧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对高职学生进行挫折情绪调控训练的途径探究

    1 挫折的涵义 所谓挫折情绪,是指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与目标产生偏差,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通俗的来说,这里所提到的高职生的挫折情绪主要是指高职生在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是有区别的,而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外界或者自身的因素,依然不能将高职教育脱离传统,要么是延续本科教育的体系教育,要么是变成中职教育,或者是只教授技术的技校教育。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问题与方法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指出:“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数学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一般把高中以前所学的数学称为初等数学。高中以后所学的数学一般称为高等数学。是用运动的观点和相互联系的辨证方法去研究变量和变化的图形,从而能更生动的反应出客观世界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