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当代中学生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

sansa2025

  【摘 要】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使命。然而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障碍问题非常突出,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及成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增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具体措施。

当代中学生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词】中学生; 挫折; 成因; 对策。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的不成熟、社会经验的欠缺等因素使他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何使其正确认识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积极适应困难环境,既是中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探索的课题。

当代中学生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当代中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及成因分析。

  笔者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主要面临以下挫折:

  ( 一) 学习挫折。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引起的挫折。现在许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子女各方面成长特别是学习成绩方面寄予了殷切期望; 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升学率、学生成绩仍是衡量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由此导致中学生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特别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很容易使学生精神紧张、苦恼、焦虑不安。

  ( 二) 交际挫折。

  主要是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障碍而引起的挫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同伴关系挫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较为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因为同伴交往中的一些小事而闹矛盾,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二是师生关系挫折。在学校中除了同学之间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由于这个时期中学生生理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成人感,对教师不再盲目崇拜,逆反心理极强,因此,如果师生间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 三是亲子关系挫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产生了一种成人感,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意见。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还像以前那样教育孩子,就可能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学生的挫折心理。

  ( 三) 心理挫折。

  一方面,现在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孩子在家里有“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过分强调自我,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

  长期的养尊处优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自信、爱面子和任性的性格特征。在学校也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有强烈的自尊感。但由于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挫折体验少,因而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如不能顺利解决,就束手无策,心灰意冷,导致出现自卑感。另一方面,中学生大都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由于其心理的不成熟、意志较为薄弱,很容易导致情绪大起大落。如升学、就业、交友等方面,如果家庭、社会、学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从而感到烦恼、不安与情绪低落。

  二、中学生挫折心理教育对策探讨。

  ( 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让学生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炼意志; 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产生消极情绪时,要教育学生顽强努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将挫折化为成功的动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个世界不存在“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也要看到自身的缺点。

  ( 三) 引导学生积极调适心态。

  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使他们学会对挫折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一是要教育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学生遇到挫折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如紧张、懦弱,不敢面对现实、有意逃避等。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要保持冷静,帮他们寻找产生挫折的原因,从中发现改善的途径,作出有益行为的调整; 二是要引导学生辩证对待挫折。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从好的方面看待问题,使挫折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同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调节,如想象调节法、心理暗示法、自我放松法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学会对自己的挫折心境作出调整,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要依靠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提供一定的榜样往往能使他们受到启迪并从中汲取战胜挫折的力量。

  ( 四) 正确归因,鼓励学生扬长避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着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作正确的归因分析,帮助受挫的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引导他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调整原定的目标,并为之全身心投入和努力。

  学生的健全心理,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与挫折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把锋利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磨刀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就让我们的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参考文献】

  [1]廖燕云。 关于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 20)。

  [2]范源清。 浅谈学生的“挫折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3( 7)。

  [3]李海燕。 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挫折教育[J]。 文学教育( 下) ,2011( 06)。

  [4]王洪影,赵晓玉。 中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教育[J]。 中学生新教育论坛,2008( 7)。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低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35-01 熟知教育心理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被称为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教育文化发展的开始。此时的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否感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探析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青年群体的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政治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在网络媒体支持下参与政治生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其通过网络媒介积极表达个人政治意愿以及政治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要求是积极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并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培养小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卫校护理专业城乡学生的心理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59-02 卫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正值青春期,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由于环境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人格的差异。为了深入研...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