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sansa2025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1.研究背景与现状

  体育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今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主,更加需要从全面育人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锻炼是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由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影响选项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来自多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必须是自发或有组织的自主行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满足影响其体育参与行为,高校学生根据自身选择体育活动,具有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丰富人的文化活动,对增进人的健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找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解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2.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在对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不完善,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课后的健身指导不足,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兴趣爱好不够这几方面的问题反响强烈,这也是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1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意识的影响。

  体育锻炼意识是在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对体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体育锻炼意识是对体育本质特征,价值,作用以及体育与人,体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的强弱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它能加强人对体育活动发挥动力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只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远远达不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将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人生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作为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

  2.2大学生体育锻炼受课外健身指导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每周两节,共90分钟,教授主要在课内传授技能知识,锻炼方法,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很少,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是课内无法完成的,学生必须在课外活动多练习。而课内教学技能是不能代替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学生在课外练习时,如果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将会更快的掌握体育技能,并能有很强的体育兴趣,而兴趣又能促进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所以课外活动时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出现了许多学生只上课,不练习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又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2.3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兴趣的影响。

  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经常性心理倾向称之为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若学生对某体育活动感兴趣,那么无论是在体育学习或课外活动中,都可促使他们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1]。只有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2]。

  2.4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氛围的影响。

  氛围指的就是人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诱因。一个人锻炼很难长期坚持,并取得好的效果,但很多人一起锻炼时,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人的身心会得到愉悦,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陶冶了情操。所以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5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在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场地器材条件是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对体育锻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高校扩大,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更多的人实现了大学梦,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非常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校把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放在了首位,而体育活动的人均面积,资金问题和紧迫性原因而得不到重视,部分学校虽然资金雄厚,但体育活动场地功能单一[3]。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想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因为场地器材,得不到满足,使得原本主观愿望逐渐消极,学生从开始的积极体育锻炼转变为消极锻炼,直到不锻炼状态。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3.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对策研究

  3.1树立良好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它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主观要求[4]。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知道不锻炼的潜在危害。让学生转变对体育教学的传统态度,坚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是人们坚持终身体育的主要动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关键内涵,也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因此,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增强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

  3.2课外健身指导是有效方法。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教学的延续和有益的补充,然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以一种无序的自主练习为主,这与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的重视不够有关,体育教师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后,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很少。所以,为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外指导的效果,学校要建立,健全课外指导的奖励机制,加强师资力量配备,专门安排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系统的指导。

  3.3让体育兴趣成为学生的老师。

  大学生对体育兴趣是促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有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地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的在思想上就会更加主动地想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要帮助学生先喜欢上体育,再教会体育技能[5]。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提高体育兴趣,对教学互动也有帮助,并能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起到推动作用。

  3.4丰富体育氛围是催化剂。

  学校要大力宣传体育队青少年的积极用,要让“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旋律深入人心,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趣味比赛,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邀请著名体育人物零接触,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同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使学校体育形成规范化的模式。

  3.5提高体育锻炼条件保障。

  体育锻炼条件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体育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加强综合性体育场和设施的建设,引入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更加丰富,对场地建设要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校园面积,对投入小,效果好的场地设施要优先保障,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4.结论

  本研究认为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五个方面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仅仅把上体育课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是不够的,要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育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课外体育锻炼指导制度,改善和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物质基础保障,加强舆论导向,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形成浓烈的体育锻炼氛围。才能全面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为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程度做出贡献。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低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35-01 熟知教育心理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被称为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教育文化发展的开始。此时的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否感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探析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青年群体的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政治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在网络媒体支持下参与政治生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其通过网络媒介积极表达个人政治意愿以及政治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要求是积极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并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培养小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卫校护理专业城乡学生的心理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59-02 卫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正值青春期,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由于环境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人格的差异。为了深入研...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