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sansa202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58-01

  什么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选择很多载体来实现,但最适合学生也最容易选择的载体就是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是一项感知活动,感知活动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去补充和完善文中待填的“意义”,完成对知识的构建。那么作为阅读教学的启蒙途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经过研究与探索有以下几种做法可以尝试。

  1 通过充分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就是运用旧有的表象,经过新的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见想象的基础是表象。表象越丰富,想象空间就越开阔、内容就越深刻。而表象的积累主要来自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较少,博览群书则能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所以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教科书中的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不只走近文本,还要走进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碰撞。学生边读边想,大脑受到语言文字的刺激,形成内心视象,就能不断积累表象,并提高表象的质量,将抽象的枯燥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立体的生活画面。想象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想象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文学作品的敲门砖,有了想象的力量存在学生才能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主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与领会文章的知识点,把知识的难度进行化解与降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更加轻松和容易些。

  2 巧用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许多课文中有根据文意附加的插图,显然这些插图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象化的语言,是触发学生想象的媒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培养想象能力。因为一幅画所展现的只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情节的定格,是静态的,而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眼前就能展现事件的历程,是动态的。课文中的插图具有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想象空间,是学生开阔视野空间,培养想象穿透空间,超越自我理解与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指向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尽情地想象与发挥,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情感因素,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更加透彻,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加清晰可见。

  3 通过言语激发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言语水平不仅是反映主体想象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唤起他人想象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随时抓住文章中的言语描述句,由文章中的一句话可以引伸开来,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出作者的这一句话高度概括而没有详尽描述与叙述出来的场景,以及由这一句话所要表达的作者的用意,让同学们通过思考与想象来分析与理解作者为什么由感而发,由感而抒的情怀。教师要通过文章中的一句话分析教会学生怎样阅读,阅读中又要注意哪些描述内容和言语,通过某些言语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开拓自己的想象空间,让思考与想象并进,让理解与想象并行。

  4 通过解读语句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决定着教学目的实现必须从语言文字开始,必须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有着崇高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作品,发挥想象,使平实的文字显现丰富的内涵,简单的场景变为鲜活的画面,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把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变为情境再现,让同学们感到有]如事件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感触,教师的创设情境也可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下学会把课文中作者平实而朴素的文字描写变为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让文字的静态表象变为一种动态的感受,让这种感受再次激发自己的阅读情感与情绪,让自己的情绪深入到课文作者的情感之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共识与共鸣。

  5 通过意会言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语言凝炼、寄予抒情的特点,因此通过诗歌教学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边意会诗境,教学效果会远远胜于让学生进行诗句的翻译。我国的诗歌创作源源流长,并具有丰富的哲理与深厚的韵味,诗歌中所要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世界更是后人需要进行深入体会与理解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诗歌来培养学生更加醇厚的想象功力与历史积淀所带给同学们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内涵,让同学们在想象的空间下打破时空与空间的界限,在富有穿越的想象力启发下步入那个年代的空间与时间下,与作者亲历感受年代的沧桑,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歌颂国家的美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进行诗歌学习时,教师也可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故事、补充空白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让同学们确实感受到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魅力所在以及诗歌带给同学们的陶醉与陶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想象的思维理念学习下找寻自己把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品质。

  6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效课堂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深挖教材,学会通过阅读来深刻思考与理解文章的内涵,在对文章字词、语句、段落的学习与掌握中,学会由一句话的由感而发,学会由一段落的描述而尽情发挥想象力,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突破课文学习中的难点,找出并总结学习的要点和知识点,让自己的想象力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改变课堂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主体教学地位,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语文的课堂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如通过情境创设与情景导入等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的规模也在相应地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新挑战,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最终有效帮助大学阶段学生有效规范自身...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探析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究

    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社会劳动输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这类院校内部课程结构也越来越丰富,随着英语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学校内部其它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不过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英语...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民办高校,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消费者供需关系的体现,从而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同时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一样,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人才发展建设的培养基地,也是社会各方面人才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致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