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sansa2025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2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分析

  2.1 定位不明确,发展理念不清晰

  根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四章,学生会是在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下,依照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群众基层组织,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代表广大学生利益,努力为同学服务。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会往往只是协助上级部门开展活动,对学生会的定位不明确,发展理念不清晰,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高。

  2.2 机构臃肿庞大,部门冷热不均

  当前,各大高校学生会组织部门众多,机构繁杂。许多院系学生会部门超过10个,个别院系甚至达到18个,每个部门四五个负责人。对于在校学生人数众多,工作任务繁重的院系来说,这样的部门设置还不会出现较多问题,但对于仅千人左右的院系而言,似乎人人都成了学生干部,人人都是领导,“官”风习气严重,机构臃肿庞大,遇到棘手问题难免会出现上推下诿,导致工作进度相对缓慢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同时,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尽相同,工作周期和强度也会有所差别。例如,在学生会竞聘时有些部门无人问津,有些部门则争先恐后。在学生会开展工作中,有些部门奔波劳累,有些部门则无所事事。

  2.3 活动意识上升,学习意识下降

  高校学生会是一个培养自我管理意识、锻炼自我组织能力的平台,学生会干部能在活动中学到新的理念和经验,从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许多高校学生会干部重活动、轻学习意识明显,误以为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而忽略了自身的专业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干部因成绩较差难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无法开展工作,更有甚者影响正常学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4 功利性较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

  高校学生会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学生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生会干部动机不纯,贪功求名,急于求成,功利性较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的学生会干部是为了在推优入党、综合测评、就业择业等方面获得一些政治资本;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表现欲,刻意迎合学校领导、老师,喜欢在同学面前指指点点;有的在担任学生干部之后出现“上任意味着工作结束”,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明显下降,缺乏创新和奉献的长效机制,使得学生会活动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5 偏重使用,轻视培养和管理

  高校学生会干部每届都要进行人事变动,人员流动性较大。为尽快开展学生会工作,在选拔和使用干部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个人的能力,偏重使用而轻视培养和管理,严重影响了学生会工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有些学生会干部对本部门的工作了然于心,但对整个学生会工作依然雾里看花,不知所以;有些学生会干部仅凭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环境;有些学生会干部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规划,疲于应付、缺乏主动。

  3 高校学生会干部培养的几点建议

  3.1 高度重视学生会干部选拔环节,严把学生会第一道关口

  (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选拔学生会干部时,首先要考察他的品德,从源头把好学生会干部入口关,将那些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优异、甘愿为同学奉献的学生吸纳到学生会干部队伍中;其次要综合考察其组织协调能力,观察、思考与预见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2)建立合理严格的竞聘制度。学生会干部竞聘就是要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工作。因此,竞聘工作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遵循“因职设岗”的原则,而不是“因人设岗”;必须要求竞聘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而不是 “老乡会”、“班级会”、“宿舍会”。

  (3)选拔机制与考核机制相结合。将选拔机制与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不定期开展学生会干部的绩效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学生会干部,形成健康的内部竞争机制,提高整体的工作热情,形成“优者上,劣者下”的工作氛围,从而组建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学生会干部队伍。同时要坚持考核机制的系统化、实践化、长期化,促进学生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2 注重学生会干部素质培养

  (1)注重学生会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校学生会干部,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学生干部例会、党课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念,增强其创新意识和服务宗旨,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干部。

  (2)注重学生会干部业务素质培养。一方面,学生会干部首先是学生,要培养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的理念,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成绩,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使之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标兵”,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拥护,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学生会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不断开展校风学风、科技文化、文体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会干部的实际业务水平。   (3)注重学生会干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会的工作内容大同小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会工作容易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失去朝气,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使得学生会保持青春与活力。通过活动内容的创新,开展高品位、深内涵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学生会;通过服务内容的创新,依据新形势、新环境,规划新的工作方案,解决新的问题,满足不同环境下同学们的需求;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提高工作魄力,时刻保持学生会干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4)注重学生会干部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高校学生会机构臃肿庞大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会各部门虽为一个统一整体,但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对独立,开展某一项活动时,往往仅是一个部门在工作,部门之间没有协调合作,导致各部门“单枪匹马”。通过学生会内部建设、团队活动等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各部门成员的优化组合,解决学生会机构臃肿庞大难题。

  3.3 做好学生会干部的人才梯队规划和建设

  为避免学生会干部出现断层,当现有的干部正在任职期间,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干部的接班人,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干部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有高有低的人才梯队。合理设置学生会干部队伍,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的高年级同学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各部部长,选择一批工作积极性较高的低年级同学担任副主席和助理,既保证主席和部长能够得到副主席和助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又能对副主席和助理进行细致的指导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会内部“传帮带”的作用,为下届学生会工作的正常运转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初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精神的重要论述,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教育是培养人的精神、发展人的能力的综合性工程,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全面实施...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