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sansa2025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习热情都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以后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如何克服差异对英语教学的抑制作用,防止和缩小分化,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这就是我们需重视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等(R.C.Gardner&Maclntyre,1992)把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个性差异分为三个方面,他们分别是:

  1.认识方面:智力因素(指学生能够迅速、准确理解教师讲解的能力),语言学习潜力(指学生学懂某项知识或掌握某项技能所需的时间)、语言学习策略和学生过去的语言学习经历。

  2.情感方面:学生学习语言的态度和动机、学习的自信心、个性(如内向或外向)以及个人学习风格等因素。

  3.其他方面:主要有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三、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很难把这种差异消除掉,但我们可以降低影响。老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学习与智力是有关系的,学生智力方面的差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教”相互作用,从而对学生的“学”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差别。针对这一现象,我做了以下探索:

  1.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的课堂设计不能兼顾几乎班上所有的学生,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久而久之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因此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尽量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主要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把多样化的活动以高效的方式整合到课堂中来。在备每一堂课时,我尽量以层次教学法为原则,一年下来取得了明显的变化,两极分化现象减轻,低分段人数减少。

  (2)学生的配合很重要,因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是客体,只是外部因素,学生的学是主体,是主要因素。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该理论注重学生的智能多样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差异性,强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如我班有两位同学智力不是很高,但语音语调漂亮,我让他们参加无锡市英语短剧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环节的话题讨论不尽人意,知识面狭窄,口语能力欠佳。自这次比赛后,这两位同学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相信勤能补拙,成绩上升。在平时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其身上的闪光处,这样的成功体验积累多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就能够重新树立起来。

  (3)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以4至6人为宜,小组的组成应考虑性别、能力、个性、成绩的互补。教师对小组提供指导或帮助。如让学生将《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介绍周杰伦的文章“Jay shows new talent”改编成采访。各组中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总编剧,具有导演才能的学生充当导演,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周杰伦和记者,具有绘画潜质的学生布置模拟演播室的背景。从中,学生学会如何倾听、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尤其是外语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团体合作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觉得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同时受到组内成绩好的同学的感染。

  2.学法指导

  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同的智力体现出不同的能力倾向。但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是由智力决定的。许多学生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许多不符合学习规律,因此导致学习效果的不理想。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成绩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对成绩好的学生及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阶段性观察。我对两个实验班95人的英语成绩进行了一次统计,稳定在95分以上的同学有45位左右,70分以下的有10位左右,设计以下表格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查:

  从表格分析得出,成绩好的同学调查的四项内容完成得比分数低的同学要好得多。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他们的聪明程度属中等。一般认为,智商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智商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由此看来,学习方法的使用对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给成绩差的学生分析他们学习方法中的不足之处,一部份学生主要是缺乏持久力和自制力,注意力易转移,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故造成成绩起伏不定。还有一部分人是误以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久而久之,影响学习成绩。让他们和成绩好的同学结对互帮互学,逐渐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后来这10位同学的英语成绩上升到90多分,从而树立了学英语的信心。

  四、实施结果

  根据英语双边活动的特点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的原的基础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克服个别差异对英语教学的抑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外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开创外语教学的新局面。“实践出真知”,怎样更好地、妥善地处理学生的智力差异,还需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体验。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正在逐步发挥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日益重要的影响,所以,应重视在高中阶段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 (一)树立正确看待生命的观念...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