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sansa2025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2-01

  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艺术团的诸多特殊性,使得目前在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于改进。

  一、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管理的现状

  大学生艺术团是体现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艺术团的平台展现自我、发挥自我,从而得到自信,但目前在教育管理上还存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艺术团的基本建设还处于薄弱状态,出现硬件和软件配备不到位等现象。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完整的建设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中心,学生无固定的排练场地,常常是临时借用上课教室或在操场上排练,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艺术团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指导教师配备不到位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艺术团的壮大和发展。

  2.大学生艺术团团员的诸多特殊性,使得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大都是高校大学生中的文艺特长生,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大学校园里的积极活跃分子,由于他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因此在管理方面相对松散,不够规范,常表现为排练时间不确定,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

  3.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缺乏创新性。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材和大纲要求,因此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在训练形式和创新内容上差异较大,基本上完全依靠指导老师的经验进行学习排练,使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都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在整体培养上没有统一的走向正规化,有待于改善。

  二、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

  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基本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首先,高校应重视和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设立大学生艺术团专项经费,并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如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化妆教室等,并对这些硬件设施定期维修和更新,确保大学生艺术团的正常运转。其次,高校应结合本校特色制定大学生艺术团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演出经费方面,可用“拉赞助”的方式为大学生艺术团提供额外的经费资助,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为大学生艺术团提供了相应的经费保障。再次,提高大学生艺术团师资力量是关键,成立高校艺术指导委员会,主要承担大学生艺术团的课程指导,研究制定大学生艺术团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等,把大学生艺术团真正作为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指导教师的课时记入到教师课时量当中,既提高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大学生艺术团的整体水平。最后,应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和教师给予人文关怀,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都是在课余时间参加排练的,很多老师也都工作一天了,晚上还要加班指导排练,因此应给予人文关怀。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管理

  管理好一支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是推动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关键,应严格落实本校所制定的大学生艺术团管理办法,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首先,管理工作应结合本校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少保证大学生艺术团有一名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制定大学生艺术团团员信息表、排练表等,每学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确保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排练、演出正常进行,并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大学生艺术团演出活动。其次,实行“一队一师”的指导原则,确保每一个分队都有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艺术团团员的选拔、节目编排、日常排练等工作,保证大学生艺术团的质量和演出效果,为高校大型的“元旦晚会”、“迎新生晚会”、“欢送毕业生晚会”等做好节目的储备,并将一些优秀的经典节目保留下来,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文化的延续。再次,做好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流动机制,制定完整的后备团员招收计划,对大一新团员的纳新工作要细致、完整,并进行面试考核,为大学生艺术团纳入新鲜血液,同时对大四的老团员要进行规范的退团制度,对表现好的艺术团团员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综合考评加分,对长期不参加排练、表现不好的团员进行谈话、教育,必要时劝其退团。最后,借助新媒体力量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以媒体、网络平台作为大学生艺术团的窗口,一方面大力宣传大学生艺术团的优秀成果、作品,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艺术团团员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促使大学生艺术团更好的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性

  不断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创新性,使大学生艺术团时刻富有新鲜、活力的气息,在形式上创新,在内容上丰富。第一,引导大学生艺术团学生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第二,创新要走向社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艺术团的德育、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感受大爱,如在校外进行公益演出活动等,从而教育更多大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第三,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兄弟院校中进行穿插交流式演出,既为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提供了好的平台,又增进了兄弟院校之间的友谊。第四,大学生艺术团的上课形式要多样化,采用“一对一式”、“小组式”等上课形式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指导排练,并在每个分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骨干充当“小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指导老师的监督和排练,使大学生艺术团走向正规化。第五、指导教师应结合本校特色为大学生艺术团编排出一批反映地域特点、学科特色的优秀的保留节目,为校园发展作贡献。

  总之,大学生艺术团是通过艺术活动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大学生艺术团队伍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不容忽视。

  浅谈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管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