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学生自我构建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sansa2025

  学生自我构建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基金项目】此论文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T70743)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2-01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也会采纳和使用多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如课堂讨论、学生分组完成项目、学生自我观点展示等,以期活跃教学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些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否真正行之有效?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呢?在本文中,作者将基于自我构建水平理论研究不同个性的学生对“自我观点展示”和“分组完成项目”这两类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并讨论教师如何通过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对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一、自我构建

  自我构建指一个人认为自己与他人分离或联系的程度(Mar

  kus and Kitayama,1991)。人的自我构建分为两种,独立型自我构建和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独立型自我构建指一个人认为自己与所处的社会环境间的联系性不强,他们总是希望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追求自己的目标。对于这一类人而言,他们的关注点是自己的成功与否,因此并不特别关心自己与周边他人之间的关系,除非这些关系能够给他们带来益处(Cushman,1990)。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强调(1)自我内在能力、思维和感觉;(2)具有独特性、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追求自我目标;(4)在交谈中直来直往。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人喜欢通过表达自己的思想来提升自尊心和强化内在自我特征(Markus and Kitayama,1991)。

  与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人截然不同,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高的人会认为自己与他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认为与他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相互依赖型构建高的人通常会展现出对建立相互联系的强烈愿望、并对他人非常关注(Chiu and Hong,2007)。他们会努力平衡关系,并会因为提高集团利益而感到高兴(Markus and Kitayama,1991)。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高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强调外在的、公共的特征,如身份地位、角色和关系;(2)强调自己属于某一群体;(3)希望自己的行为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匹配;(4)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会“察言观色”。如果一个人的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高的话,他会顾忌他人的利益,并认为自己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他们而言,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自尊心的主要来源(Markus and Kitayama,1991)。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同时存在独立型自我构建和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因为每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有三个维度,即私人的自我、公共的自我、集体的自我(Markus and Kitayama,1991)。但是对每一个人而言,这两种自我构建的强度会有所不同,因而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仍然会表现出非“独立型”即“相互依赖型”的特征。

  二、创新型教学模式

  自我观点展示和学生分组完成项目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进行自我观点展示时,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设定主题,由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课堂中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分析,因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收集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因为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因此自我观点展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在进行自我观点展示时,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这对于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学生而言正中下怀,因为他们喜欢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但对于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水平高的同学而言可能会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他们更加在意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会担心意见不同会影响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而不希望在公众面前展示自我观点。因此,作者认为“自我观点展示”这种创新性教学方法更加适合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同学。

  在进行学生分组完成项目时,教师也会为每一个小组设定一个主题,让每一个小组独立地完成整个项目。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会共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结论。因为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所以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成员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小组的项目将无法正常开展。因此,作者认为学生分组完成项目这种创新性教学方法更加适合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高的同学。

  三、实证检验

  为了验证以上两个推理,作者在武汉大学79名大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研究。作者使用Singelis(1994)年开发的量表测量了这些大学生的自我构建水平。测量结果表明17名大学生属于独立型自我构建类型,因为他们的独立型自我构建水平超出了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水平。62名大学生属于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类型,因为他们的独立型自我构建水平低于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水平。学生自我构建水平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这种社会文化会对个人的自我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使得人们展现出更多的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特征(Markus and Kitayama,1991)。在独立型自我构建高的学生中,6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自我观点展示这种教学方法,而只有44%的学生喜欢分组完成项目这种教学方法。在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高的学生中,42%的学生喜欢分组完成项目这种教学方法,而只有3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自我观点展示这种教学方法。因此,作者依据自我构建理论提出的推理得到了证实。具体分析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研究结果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表明学生对于创新型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受到学生自我构建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我构建,以更加科学地实施、采用创新型教学方式。如果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相互依赖型自我构建类型,那么教师可以考虑更多地使用“分组完成项目”这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没有“群体孤立”危险的前提下更加自主地学习知识。如果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立型自我构建类型,那么教师则可以考虑更多地使用“自我观点展示”这种创新型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希望展示自己独特观点的欲望。

  学生自我构建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忠恕”之道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启示

    作者简介:林香,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办公室科员,研究实习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86-02 儒家思想在我国当代和古代社会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整个封建时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人数以及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这给学生党支部的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教育工作造成新的压力。《中组部、中央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设置体育课堂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身体发育旺期,也是世界观和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该时期的体育教学必须要能契合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但是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一直被边缘化,几乎只是在支应差事:课堂上散漫的自由活动抑或死扣教学大纲进行一刀切式的强化训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随着新课改在各学校逐渐实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视,新课改要求,学校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彻底的激发出来,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意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作用的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价值观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初探

    生活需要想象力,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想象力。在笔者看来,教师要拥有想象力,不然教师如何创新的应用教材,创新的构建课堂?学生需要想象力,不然怎么能够把文本资源,从作者的描述中,教师的引导中,转变为自己看得到、听得到的信息。在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