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sansa2025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一、我校大学生目前心理状况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已基本成熟。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心境开朗,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效地工作及学习,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和主观原因等,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压力,对学习、生活、择业等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其中,一部分人出现心理障碍,不能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学习、恋爱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为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有503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

  1.什么问题造成的压力最大(本题为多选题),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等级考试和学校期末考试占的比例最多,各占26%和25%,其他??题造成的压力占22%,奖学金和学生干部竞选各占10%,加入组织问题占7%。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压力最大的是考试,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而考试是检验学习的标准,因此同学们觉得考试的压力最大.评优评先、学生社团活动等也会造成一定压力。

  2.在对同学们是否遇到过心理问题的调查中,13.12%的同学经常受到心理问题困扰,偶尔遇到过的占70.78%,没有遇到过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另有8.15%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即83.9%的同学都遇到过心理问题困扰。

  通过对此次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均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存在,其中压力来源主要为学习、学生工作、评优评先、就业等方面。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因种种原因难以启齿,拒绝寻求帮助,长期以往,酿成较严重的后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刻不容缓。

  二、辅导员如何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校园内只靠学院努力也是不够的,目前我校设立了一个校级心理咨询中心,由专职老师负责专业的心理咨询及解答;十八个二级学院各设立一个心理辅导站,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初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辅导员应从以下方面做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由于每个学院只有一名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面向的往往是上千学生。因此首先辅导员应该在学院范围内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倾听水平,而不是一味说教,让学生能够向自己倾诉,沟通的最高境界是: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而教育的效果以此为前提。其次辅导员要努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学生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问题要如何解决,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2.未雨绸缪,重点排除,加强预警。辅导员应该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等班委干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预警网络,在每个班级培训一个心理健康信息员,让这个学生能及时的反馈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干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辅导员要掌握一些精神病症状学知识,具有初步鉴别精神病的能力,对不能处理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咨询师。

  此外,辅导员需要将关注重点放在一些特定的学生身上:已表现出来不合群、无心向学、性格较为极端的学生等。这三类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做好这三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倾诉,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期以往会累积较多负能量,找不到排解的出口;无心向学的同学长期逃课,或听不懂课堂知识,在学业压力下往往会造成挂科较多,无法毕业;性格极端的学生则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融入同学之中,无法适应校园生活。辅导员应重点关注这几类学生,引导他们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引导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去。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如抑郁症引起的自杀,精神病引起的伤害事件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越来越严峻,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谈话和心理辅导就能解决的。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学习,加强警惕,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心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讨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前言 进入到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急需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当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2014年2月,我国共有大学生2468.1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毕竟...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创新教育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迅速转化生产力为目标的教育,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显示其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面向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sansa2025未命名
  •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教育针对性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与当代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影响有关。新的社会环境使当代90后大学生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们中的大部分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到各种非社...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为目标的。音乐中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织体、绚丽多彩的音色等, 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还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了解社会,塑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高校大学生主动安全意识的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 05―0028―04 高等教育结构的定义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论述,并且差别不大。本文采用的是潘懋元先生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即高等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