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成才

sansa2025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成才

  初中是学生青春萌动的时期,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出现消极怠学、散漫叛逆的情况。而初中时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积极采取心理引导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将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方面。为了实现将学生引上正途,促进学生成才,班主任要将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将“以学生为根本”的观念作为开展班级辅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一、班主任要运用自身人格素养来引导初中生

  初中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意志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大量吸收外界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深重的影响。对于尚未形成独立人格意志的青少年来说,身边的家人和教师都是自己的模仿对象。其中,班主任是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的人。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与修养,运用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概括来说班主任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丰富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端正的言行。为了给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拓宽生活见闻、开阔眼界、提高思想觉悟。同时班主任要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工作,并与学生分享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

  笔者认为只有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才能提升工作效果,发挥出健康教育的作用。而落实健康教育重在亲身实践。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周周末抽出一些时间带领学生到养老院慰问老人或到孤儿院给孤儿上课,让学生能够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交代学生将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和感想写下来,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关怀他人的幸福,从而化解内心的忧虑,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学习上。

  二、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家长交流共同来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教学工作,还要联合家长的力量,全面实行初中心理教育。班主任要经常跟初中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每位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只有提高对学生的了解,班主任才能结合每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比如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些初中生因为早恋问题无心学习的情况。班上的几名学生由于早恋,在课堂上无法专心听课,整天忧虑慌神,导致考试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叮嘱家长要耐心、温和地与子女沟通,不能通过打骂的方式强制子女分手,而应该循循善诱,告诉子女现在谈恋爱的不良影响。初中生的内心都有十分强烈的反叛情绪,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做出影响学习的事,班主任不能斥责、威胁学生,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耐心地跟学生讲明利害关系,引导学生自觉改正错误。

  三、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最适宜心理辅导方法

  “学生”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群人的名字。在同一个集体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班主任的工作是处理好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时,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目前面临的问题,然后综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内心想法、生活环境因素,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让遇到困难或有问题想不通的学生在每天放学后到办公室找老师谈心。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班主任必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说出来,用温和的语言给予学生心理安慰,并从实际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些摆脱疑难、解决困惑的方法。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同时学生可以从班主任那里获得安慰和鼓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辅导。

  五、举办班级活动让初中生可以在活动中疏解不良情绪

  在初中阶段,心理教育和课堂授课、教学有很大的差异,要想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首先必须为学生营造轻松、欢乐的气氛,引导学生把心里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初中阶段的知识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抒解内心忧虑和烦躁,班主任可以在每个月抽出几节课组织班上的学生参加娱乐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一起交谈、玩耍,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忘却烦恼和困惑。如班主任可以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比赛和活动。如在植树节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栽种花卉和树木;在劳动节时,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中做义工,让学生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快乐。举办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抒解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

  初中时期,部分学生会出现叛逆、躁动、怀疑等负面情绪。因此,初中班级的班主任除了要为学生讲授课堂知识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排遣内心的烦闷情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初中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出发,提出了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法。班主任必须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初中生内心的想法,并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开展心理教育可以消除班主任和初中生之间的隔膜,让师生更亲近,使学生在成才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成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根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和开拓性特点,构建了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在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中,体现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并...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17405 哲学素养通常是指理性地认识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从容处世的能力。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均衡健全的哲...

    sansa2025教育师范
  • “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摘 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90后”经管类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悲观、不满、自卑、从众、依赖、攀比、自负、懦弱等心理问题。据此,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助其确立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机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激发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学生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式和来自社会和学生的新要求,一定要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体系,通过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