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sansa2025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34-02

  1 孤独感的含义

  孤独感是人类社会由于主体远离外部世界而导致的精神空虚感,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常伴有寂寞、无助和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一直以来,孤独被作为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孤独和许多的负面情绪、疾病相互联系,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

  2.1 自身原因

  2.1.1 以自我为中心

  一方面,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这些人往往因为过分展现自己而忽视了给其他人表现的机会,从而会让其他人觉得他过于傲气,也会因此疏远他。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很少会换位思考,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孤独。

  2.1.2 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于大学里的生活更加强调自主性,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会放松,家长不能在身边照顾自己,同学们的奋斗目标不再一致,所以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会减少,再加上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在平时的生活方式上也会存在差异,随意大学生如果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越来越孤单。

  2.2 学校原因

  2.2.1 心理辅导机制不完善

  在入学时,学校会进行体检,以此确认学生的健康状况,而很少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构建需要有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这种指导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家庭、学校,也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目前不成熟的条件限制了其发展。

  2.2.2 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

  就业指导的形式仅限于在临毕业前对大四学生开展几次讲座传授面试技巧、如何编写简历等;就业指导老师专业素质不高;缺少符合学生实际的就业指导课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未能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中等,这些都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2.3 家庭因素

  2.3.1 家庭教育方式

  在生活、经济、社交上,中国父母比较纵容自己的孩子,能够包办代替的都包办,能够满足孩子要求的尽量满足,然而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却很高,孩子在学校考试的分数越高,名次越靠前,拿的证书越多,就证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在对待孩子的过错时,中国的父母习惯性的批评、指责,甚至是鞭打。

  2.3.2 家庭教育理念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中国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金钱、地位和权利之间取得较高成就,中国的父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如果孩子的结果是另他们满意的,那过程中无论犯多少错,父母都会选择原谅孩子;而如果过程不是父母想要的,那无论孩子在过程中付出多少努力,得到的只会是父母失望的眼神。

  3 教育建议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本建议从大学生自己,学校,家庭三个方面考虑的,以期来帮助大学生克服孤独感。

  3.1 自我教育

  3.1.1及时调整不良情绪

  大学期间,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面临一些压力,也会因此产生消极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压力而更快地成长,而长期的压力会造成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压力,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压力,从而使自己快乐并且远离孤独。

  3.1.2 正?_认识自我并合理安排时间

  一方面,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自我,定期为自己设计合理的目标并为实现而努力。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在大学里的时间更加充裕,更加自主,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既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也可以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心情,以此避免产生孤独感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3.1.3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或擅长的活动,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同时,因为在活动中有时需要表露出自己的真实特点,也要经受失败的打击,我们会越挫越勇,最终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2 学校教育

  3.2.1 努力完善心理辅导机制

  在大学生入学时,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隐患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以此避免学生因为无法寻求帮助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同时,学校也要进行挫折教育,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抗挫能力,从而促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3.2.2 开展专业的职业规划课

  由于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大三、大四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学校应开展职业规划课,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使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让他们明白,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要从自己自身的情况出发,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帮助大学生完成从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过渡。

  3.3 家庭教育

  3.3.1 采取鼓励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看法,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对于孩子犯的错误,父母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改正错误,耐心地教导孩子如何避免错误。这样的教育方式更有效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会促使他们敢于创新,不会害怕犯错误,活出最佳的自我状态,这样的孩子不会孤独。

  3.3.2 优化家庭教育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父母,既要重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也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要重视子女健康人格的发展,强调大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全面、更好地自我发展。

  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医学生社区义诊

    1当前医学生社区义诊的现状 通过走访调查南通医学院和徐州医学院各个院系的义诊情况,得知每年每个院系至少进行一次社区义诊,义诊活动主要为①测量血压、血糖②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的相关宣传和普及。③对当地以及当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12-02 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发展性健康教育模式,使大学生能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探析

    摘要:在学校伤害事故中,应该根据何种归责原则来确定学校所承担的责任,已经成为妥善解决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焦点所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一般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对过错的判断应当采用客观标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遭受侵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制度,由学校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在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对挑战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以及创业能力提高分析

    我国创业教育开展得较迟,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引入创业教育理论。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最早始于清华大学。至今,国内许多高校已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并鼓励学生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1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艺术类大学生的显著特点是思维独特,创新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他的这些特点也就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深刻了解、掌握他们的思维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对于开展有针对性...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