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sansa2025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受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还不够了解,探究历史问题、规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与当前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有显著的矛盾。因此研究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关系着整个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通过学习历史感受的征文征信活动收集统计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历史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汉文化和他们思想习惯上的差异

  在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中根据汉族的思维编排教学活动,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民族思想去理解,可能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思想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根据教材中的材料,推测相关历史史实或者总结某人的思想意识。在地域、社会发展等因素不同的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就一般情况而言都是经济水平较差的,因此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个人阅历方面都有所不同,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在学习历史时存在诸多的障碍。

  2.师生沟通不是很灵便,心理距离过远等问题明显

  因为少数民族的学生有些内向思想,他们对外界的东西很感兴趣,但是与人之间的交流上由于语言的差别,沟通不是很便利,教师甚至不能从浓浓的乡音中听清楚学生的想法,这就导致两者产生很大的心理隔阂,若没有得到改进,双方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加远了。教与学方面都将无法顺利有效进行。

  3.民族习惯带来的差异性,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民族意识更加强烈

  所谓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于历史的发展状态,少数民族本身对其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因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意识方面或多或少有不同之处,也就意味着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无法运用思维进行有效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历史课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导致教师所上的历史课无法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教学效果不高。

  4.少数民族学生传统经验与书本知识不能正确取舍

  书本知识和他们接受到的文化传统经验有很大出入,导致学生怀疑知识,不敢相信教材上的部分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能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经验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习惯、思想、态度等都是和当前学校学习气氛有所区别的,他们想要改变,融入集体的愿望很强烈。

  二、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双语对话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1.简单进行双语的对话练习

  不仅把汉文化融入课堂,同时把少数民族的口语也纳入课堂,鼓励学生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引导汉族学生用少数民族的思想进行探索分析,提高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课堂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交换思考位置有利于促进不同思想文化的认同。

  2.培训师生的语言、交际、思想素质方面的内容

  培训语言工作做好,能顺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问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改善,思想方面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接受新鲜的事物知识,能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等素质。这些培训是开展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学生心理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便于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当前生活上的孤单状态,从而促进学习心态的转变。

  3.顺应课程变革,提出策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传统强制灌输教学方法是要淘汰的,学生的观点成为现在课堂的研究重点,少数民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疑惑代表着学生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设计情境开展相关的历史教学。

  总之,少数民族学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安排应该有意识地根据他们的思想观念特色而进行,掌握其思维特点才能提出从语言角度、行为角度、交流方面优化历史教学的新思想,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利局面,真正促进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操作。提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策略是一个关键,这既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增强历史课堂的学习效果。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