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sansa2025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97-01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普遍来看,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以及说教式。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也更是如此。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较为陈旧,没有做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而即使更新与补充。而在教学手段上,也只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相关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设备,进而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更加没有侧重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处处以教材为依据,不能充分调动起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而不能激发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不能锻炼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可见,我国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鉴于此,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极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当前在基础教育中所出现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则更是如此。按照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其创新能力的高度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发展的进程。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并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在基础教育上狠下功夫。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从初中课程的基本教学做起,特别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当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在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满足了新时期的新课改要求,而且更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要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一般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不仅有基本原理部分,而且还涉及到时事政治等方面。客观上来讲,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方面来看,就需要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从独特的视角领会课本中的新意和深刻内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做到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终思考问题、解决。同时,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在授课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讲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也是思维创新的“作品”。具体来说,辩证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辩证法不仅是原理,而且其更是我们在生活中解决、分析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实际,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以便于更好的与现实问题进行联系,最终揭示新规律,探索新方法,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重视联系实际,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众所周知,无论是创新的思想,还是创新的能力,都与实践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生活做到很好的联系。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多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可以在平时里多加关注时事政治,获取最新的新闻消息,并将这些内容与基本的教学内容有机联系,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在讲授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些商品,以期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将问题延伸,共同探讨如果遇到假冒伪劣商品应当如何处理,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解决办法。

  (三)注重问题引导,增设教学情景模式。

  设定课堂情景教学模式,即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设定相关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具体的情景,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情景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准备的把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共同发展。其中,问题情景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便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激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问题,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还能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并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将自主见解发表,引导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当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生活和实际做好联系,从新的视角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深刻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教师还可以设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情景,以期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应征入伍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强军计划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对于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新挑战而言,能够更好地帮助我军质量建军、人才建军。 1.大学生择业相关研究 所谓择业行为,就是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运用医学生物学原理来指导医学专科生执业生涯的教学尝试

    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连续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医学类大专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事专科生医学生物学教学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怎样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历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应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教学对学生进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与途径探索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030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培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求公民要形成法治理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而且也要求公众必须接受这种法治理念,然而法治教育是形成公民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