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湖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生育观调查与思考

sansa2025

  湖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生育观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36-01

  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扩招政策使得大多数人拥有了大学教育的机会。2014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5.6%,预测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40%。而当前的大学生更为个性化,喜欢独立自助,热衷于新事物,其生育问题的观点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主流社会的生育行为与政策造成影响,进而会对社会未来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力。

  一、样本选择与调查

  2015年5月,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湖南省普通高职院学生生育观进行了调研,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四所高校,通过分层抽样,共计抽取了4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该次调查文卷发放量为40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393份。

  在分析之前,本人首先对这四所院校的学生生育观进行了初步了解,同时与研究目标相结合设计了问卷初稿,将该问卷在网络上发放给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随后对问卷进行完善定稿,并按抽样方案实施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了自填式方法,通过实际了解可知,数据具有良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本文的调查问卷为两个部分:一是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年定、家庭背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月均消费水平等内容。问卷另一部分则是调查的重点,主要为生育观的具体特征及表现,从生育目的、数量以及生育性别偏好等多个方面进行问题设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有无生育意愿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75.2%的人有生育意向,不愿生育的为10.5%;不太确定的占13.6%。后两者的比例高达27.1%,可以表明,当前大学生在生育方面比较消极。不愿生育的影响因素及比例分别为:工作压力占36.5%,养孩子费用太多占21.9%,居住条件占14.5%,怀孕、生孩子太痛苦占11.3%,不喜欢孩子占7.3%,想保持身材和身体状况占7.1%,其他因素不足2.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压力对大学生生育意愿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生育时间

  从大学生计划结婚的年龄调查中可以看出:计划在毕业后3年内结婚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0%,超过90%的大学生计划在30岁之前结婚,在30岁之后以及不确定的人不足10%。在预期生育年龄调查中,在30岁以前生育的占61.6%,在30岁之后生育占13.5%,不确定的为24.9%。虽然大学生在毕业后都进入了生育黄金期,然而有25%的调查者依旧未将生育计划列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中,这其中有着许多因素值得思考。

  (三)理想子女的数量

  不考虑生育政策等因素的调查显示:计划有两个子女的占76.4%,计划有1个孩子的占19.2%,3个或3个以上的不到5%。需要注意的是,理想子女数量为1男1女的人数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9.5%。从当前的二胎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分析,53.9%的独生子女会选择生二胎,28.8%的大学生不会选择二胎,15.3%的不确定。考虑生育政策因素,对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希望生二胎的占35.5%,而不会生二胎的占44.7%,19.8%的人不确定。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二胎的生育,这也表明单独二胎新政的颁布,使得大学毕业群体不会出现社会所担忧的生育高峰。

  (四)生育性别

  考虑生育政策限制的条件下,在计划生1个孩子的调查人员中,生男生女均可的占65.2%,愿意生男孩占19.2%,愿意生女孩的占15.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子女性别上并未有偏好,选择生男孩的仅比女孩的高出少许。也可以归因于大学生的教育水平较高,传统观念影响较少,并且这个群体的人在毕业后大多数希望在城市工作,因此,男孩的偏好也并不是非常突出。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生育观的思考

  生育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其生育行为与生活,还会波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具体来说,大学生在生育目的上,由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转化为对自身生活的完善,表现了合理的生育观点,进而使得合理的生育文化反向辐射于社会各个阶层。在生育数量上,大学生追求“少生优育”的比例增加,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社会的人口数量,而且使人们更加注重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有利于中国社会人口素质整体的提高。在生育性别偏好方面,生男的偏好有所下降,男女皆可以及生女偏好有所提高,这也使得国内男女平衡问题有所缓解。并且社会男女平等的意识逐年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大学生生育时间的延后有助于国内整体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

  从高职院校角度来分析,应结合大学生在生育观念的特征,开展一些能够针对其“三观”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化自身的生育观念,能具有一个更为合理的生育观。从家庭角度来分析,父母的生育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大学生的生育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父母观念的延续,这其中包含了性别偏好、生育数量等。

  湖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生育观调查与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