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sansa2025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进步,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和文明的成长。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更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目标指向。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希望和祖国未来,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时代背景下,能否正确把握住主流意识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面临的挑战现状

  (一)价值主体由社会主体向个人主体转移,集体主义观念逐渐淡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交融渠道逐渐增多,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特别是网络思想的渗透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逐渐淡化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个人主体意识增强。

  (二)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淡化和社会认知错位。在价值追求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关心时事。部分大学生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清,片面追求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特别是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的冲击下,导致了对社会认知的错位。

  (三)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严峻挑战,社会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歪曲,个别大学生因为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大打出手,受情义、欲望等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缺乏冷静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的理想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崇高的道德情操。大学时期是人生道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加强道德修养,是大学生自身全面成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忠诚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四)深厚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法治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五)高尚的职业操守。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新媒体力量,积极传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源地,高校应该利用QQ、MSN、贴吧、论坛、微信、微博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力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学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二)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善于将其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寓于活动中,学会运用各种活动载体进行价值观教育。特别是要善于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坚持干中学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科学理论的学习,最终要运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实践。高校各级党委、党组织以及团学组织可以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校内各级组织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榜样示范评选活动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的知道,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到企业、农村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深入到基层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国情、民情,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

  基于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与途径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低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35-01 熟知教育心理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被称为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教育文化发展的开始。此时的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直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效,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否感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探析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青年群体的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政治活动空间得到拓展,在网络媒体支持下参与政治生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其通过网络媒介积极表达个人政治意愿以及政治主...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要求是积极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并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培养小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卫校护理专业城乡学生的心理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59-02 卫校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正值青春期,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由于环境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了人格的差异。为了深入研...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