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实效性

sansa202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实效性

  一、网上心理教育的独特优势

  (一)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这一独特优势,开通信息交流双方的互联网络,无论你身处何地,距离多遥远,都能得以实现及时的对话与交流互动,这种灵活、快捷、动态、新型的心理教育方式,其覆盖面广,局限性小,可操作性强,不仅能使因师资匮乏与条件限制未能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及时接受教育,同时使他们能根据自有条件有选择性的进行心理教育活动,这样更具有可接受性,更切合学生与学校自己的所需所求,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解决自己的个性问题与学校的共性问题。

  (二)实现资源共享。许多学校由于专职的心理咨询师配备不足,师生比例悬殊,因此,要想满足全体学生在新形式下日益增长的心理方面的需求,而若是利用网络,开通心理网站,必然能更有效的将许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与连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同时网络的快捷、交互性强,转换、复制、传送方式方便准确,就能达到一名咨询师能“同时”与多位求助者进行交流联动。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体心理辅导都能有效开展,这必将能使服务对象大大增多,省时省力,经济实效,提高心理辅导效率。

  (三)强调学生自主。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要选择一种具有自我选择性与自主教育功能的心理教育活动,它必须能积极调动起学生自身已有或潜在的教育资源,学生才能成为教育的主体。从教育的人本意义上说,网络心理教育更能体现自主性与可选择性,更能快捷的实现针对性,更能突破传统心理教育的局限性:在网络这个既具有独立空间,又具有人群聚集快,交流范围广,信息量大而全面的的平台中,即使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自主地选择网站上丰富的学习版块和服务项目,这些方式可以极大地增进学生自信、自尊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达到自助的目标。

  (四)有效降低阻抗。传统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偏向性,一部分学生有了问题自己扛着、憋着也不愿暴露,宁愿“犹抱琵琶半遮面”,也不去“走出深山向云霞”。更有个别学生即是有了心理问题也认识不到这是问题。而互联网所具有的独特的匿名性与隐密性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交流自由和交流安全,学生不必具有害羞与害怕心理,因而可以少有顾忌的直接开放自己真实的内心,大胆地向咨询师倾吐自己的苦衷、秘密,不再掩盖自己,不仅扩大了咨询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还有效降低了传统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心理阻抗问题,实现心理教育的顺利有效。

  二、网上心理教育体系的构想

  (一)创建心理教育网站,获取心理健康信息。要建立网上心理教育体系,首先就要创建心理教育网站,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版块的设计可根据心理教育的专业特点和各学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版块的设计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多样化,通过在网上设立各类板块,构建宣传体系,提供健康方法,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为师生掌握健康心态的调适和训练方法开辟新途径。为学校心理教育搭建新的平台。

  (二)安装网上评估系统,开展网上心理测评。心理测评是指采用专业的心理量表对被试者的智力、人格、能力、压力应对、应激源或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对结果给出数量化的特征。建立网络测评平台,可提供两类心理测评途径:其一是专业测评,主要由专业人员根据咨询对象的身心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规范、科学测评;其二是自测,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测评,科学地了解自身智力、个性特点、能力倾向、职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状况,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科学规划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奠定基础。

  (三)健全网上心理档案,强化后续跟踪服务。心理档案是对个体基本情况、生活历程、心理特点、测评结果、咨询记录等情况较全面的记录。将心理档案上网,可使学生本人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轨迹,了解自己心态积极主动改变的历程。学校要健全网上心理健康档案,可以网络心理工作室为主体,培养安排专职专业人员来负责管理档案,制订管理制度,落实个人信息隐私保密制度,规范档案借阅制度,完善档案原始与真实不可随意改变的规范要求,落实管理程序等。大学生网上心理档案应处于动态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专业施测和学生不定期的心理自评,广泛收集他们的心理行为资料,并及时对其整个心理面貌给予综合评定,如有异常,及时处理,通过约谈等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将干预结果再填写至心理档案中,保证建立心理档案后的后续跟踪服务,健全完善的网上心理档案,将成为高校有效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

  (四)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健全学生人格。一是利用BBS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不健康或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缔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大学生活;二是利用QQ、QQ群进行心理咨询,通过有效的在线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各方面的困扰;三是利用 E-mail进行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经济方便的宣泄不良情绪并得到及时心理援助的渠道;四是利用视频聊天室进行心理咨询,这是对无声文字交流咨询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五是利用Fetion(飞信)进行心理咨询,当心理咨询师离线不在网上时,学生同样可以和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随时随地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成为可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帮助的有效方式。

  三、网上心理教育实施注意事项

  (一)积极引导学生科学上网。我们不能否认,目前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一旦上网,由于信息发布的快捷性和方便阅读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大量的参差不齐信息。因此,要加强和端正学生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与文化内涵,加强养成教育,避免“网络成瘾”“恋网沉迷”“不良信息阅读流传”等现象出现。

  (二)和传统心理教育相结合。在传统心理教育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信息交流既有语言的,更有肢体的与表情的交流,既能传达“弦外之音”又能表观“言外之意”,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网络就摈弃传统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应把心理教育网站的建设、运作与传统心理教育相结合起来,成为传统心理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实现网上与网下的有机衔接,构建立体的、全方位的心理教育体系。

  总之,网上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与落实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需要全体心理学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更新理念,科学发展,完善体系,共享资源,规范操作,常态及时,有效整合,才能收到实效,在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网络资源若能更有效的整合与共享,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加普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实效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