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让课外阅读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习惯

sansa2025

  让课外阅读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习惯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初中时期学生的阅读总量为不少于260万字,对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众多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发展。在紧张压抑的学校应试氛围中,在考试成绩的鞭子的导引下,在大数据的条分缕析中,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块贫瘠之地。

  阅读不多的初中生,知识当然不多,写文章时也不能妙笔生花,而且因为所知者少,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味同嚼蜡,了无生趣。教师怎么提高孩子语文阅读能力呢?别无他法,只有大量课外阅读。

  笔者从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阅读环境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巧妙指导读书方法,利用县局阅读考级平台,让他们接触图书、喜爱图书,从而提高阅读意识和技能,在这些孩子无邪的心田里开出绚丽的阅读之花。

  一、兴趣――阅读习惯的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兴趣是学生热爱课外阅读的原点。只要他喜欢上了读书,你让他读的他去读,你没有让他读的,他也会主动地找来去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激励”、“鼓舞”、“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证明,兴趣可由需要引起,兴趣又会以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制约动机的强弱,少年儿童在喜欢的活动中,能施展他们的聪明智慧,显示其“巨大”的潜能,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

  孩子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养成的,所以为他们提供丰富有趣、多姿多彩的图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一连几天观察班上的孩子自由阅读图书时会选择哪一类的书,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兴趣较广泛,今天爱看科幻类的,说不定明天迷上了文艺类的,有的看小说,有的爱看散文。好书从哪儿来?学生家里带一点,学校图书馆借一点,群策群力,共同建成班级图书角。就这样提供丰富多彩的图书,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阅读选择空间。这些题材丰富的图书为农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创设了一个“大阅读”的环境,孩子们在不断接触自己感兴趣图书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活动――阅读习惯的途径

  一开始,大家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期,过一段时间,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如何让他们保持课外阅读兴趣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呢?

  向学校借来书架,经过多方收集,孩子们每天都能与书接触,看书的人多了书架上的书经常出现乱放的现象。我就让他们参观学校的图书馆,去采访一下学校图书管理员,并开展“我爱我班图书馆,我也出份力”活动,同学们不仅将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摆上了图书架,而且还给书分类编号,并自制了借书证,选出代表轮流担任图书管理员,集体制定图书借阅规则。就这样大家掀起了阅读的热潮。

  我每月根据学生借书证上的阅读量,结合每周的“美文推荐”“读书卡展示”,评选出当月的“读书小博士”。他们的推荐辞精彩极了:

  黄旋――曹文轩的《野风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意的农村生活,走进小说,就好像自己自由自在地在原野上奔跑。

  陈倩倩――《读者》带领着我们读者朋友走进一个阅读的大观园,中外古今的名文精品汇聚于此,绝对是我们读者的首选。

  评选出的“阅读小达人”,获得我买的新书,开心极了。对于中学生来说,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更好。

  主题活动的展开,盘活了孩子们的图书资源,唤醒了孩子们的阅读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技能,提升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在他们逐步增大的阅读量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我欣喜地看到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每月总结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争当小小写作家等活动,并选出优秀的成果粘贴在读书交流栏上。四人一组读书成果展示,交换点评,每组推荐一篇佳作,让全班共同点评,而后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写作奖”,“最佳评委奖”等,由获奖者组成编辑团把这次评选佳作汇编成册,全班交流,让他们共同享受阅读成功的快乐。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评价,掌握阅读技巧,达到互进的目的。

  三、方法――阅读习惯的导引

  另外,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当然离不开好的方法的导引。在每周一堂的阅读指导课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学生渗透好的读书方法。比如,将课文吟哦讽诵之,大声朗读,潜心会文,沉浸其中,悟出文章的滋味。向羊学习,学会反刍,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将经典片段温故而知新。读书可以动动笔,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勾画圈点,在文末或边上记下思想的火花。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借助注释,知人论世,从写作背景与作者经历,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四、考级――阅读习惯的抓手

  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也离不开阅读考级这个抓手。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认为能考到好成绩才能认真对待。而与考试无关的相关课程,他们皆白眼对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控制,如东县教育局精心修订了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考级方案。我校成立课外阅读领导小组,行政强势推动读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期中期末平时小测验,加大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提高分值。这样,从功利的角度,学生也渐渐地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丰富了孩子的语文积累。我将继续努力,让阅读之花在孩子心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让课外阅读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习惯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