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分析

sansa2025

  基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01-02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语文的日常教学必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起他们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过去,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方法,而这些相当重要的新理念使得这一局面得到改变,将由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取而代之。小学的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一、个性的涵义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由于受特定社会条件以及教育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性格特性。通常情况下个性分为两部分,即心理特征以及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主要是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之一。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欲望、兴趣、动机、志向及信仰等等,人的个性就是由他们两者共同构成。人总是在一定的活动中被个性倾向性牵引而表现出某特定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心理特征以及倾向性共同对人的个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彼此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作为不可忽视的心理卫生问题,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不被重视。

  二、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个性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的能动性缺乏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还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的教学模式,完全成了灌输式的“填鸭”教学,一节课下来沉闷、无趣、效果不好。这一种教学模式看来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学生只能一味地听老师讲,难以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太过单一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是教学生认识新字、理解新的词语以及进行不断地朗读,严重轻视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联想,这种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3、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在整节课当中,主要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直接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缺乏互动与交流的渠道。不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缺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个性的机会

  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个性的欲望,而语文这门课程恰恰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由讨论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和机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慢慢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老师过于威严而必然使得整个课堂形成严肃而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或者不敢想、不敢说,或者就说假话、套话以及空话。这种教学模式很明显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一定程度地影响,就是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广大学生培养个性。所以现如今对于教师而言,迫切需要唤回学生应有的自信。在整个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应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使得自身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培养自己的个性。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首先是老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彼此信任彼此。只有建立了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学生才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其次,老师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帮助他们,这样做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以及特长,也能够及时帮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

  最后,老师还要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激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提问题。学生对某些问题不能畅所欲言,而是一味保持沉默的话,那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展开一系列地了解,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个性品质。

  3、让学生萌发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位老师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很少被老师应用到教学中去。如何让学生对于学习保持兴趣?让学生萌发好奇心理无疑是最佳的法子。要让学生萌发好奇心,老师教学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同时要具有巧妙性,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讨,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比方说在教授诗歌时,不要简单背背完事,而是要在讲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仿写,学生在写诗对句中争强好胜,自然就会有兴趣的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展开一系列地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笔记,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

  4、鼓励逆向思维,支持求异思想

  课堂上阅读课文的过程,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一样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的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往往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包容学生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答案,允许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孩子个性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创新思维特点就是求异。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在发现学生的求异点时,不是直接棒杀,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去接近答案。作为语文老师如果一味的追求标准答案,这其实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总之,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还要培养学生个性品质。我们一定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同时,努力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有着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

  基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