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

sansa2025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中88.2%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络小说在大学生中的存在几乎是传染性的,网络文学在校园中的现状往往是:一个寝室至少有一个人在看,四个寝室就有一个人在写。“很多文学网站喜欢的魔幻题材不需要作者有很多社会阅历,更多的素材来自于电源、漫画和游戏中,所以网络写手往往大多是大学生,甚至中学生。”i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说,网民结构是中国社会成员的主体,35岁以下、高中和本科学历的网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网的主流人群。对网络文学在大学生的道德影响进行研究,进而形成对网络文学自身发展形成制约和良性引导,就显得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正如本文在前面所述,在网络文学消费时代中,文学的道德旨归在商业主义的浪潮冲击下被消解,感性至上、消费当下,作为一种时髦的亚文化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氛围里,过去那种有着深厚的道德感和历史依托的作品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欲望化写作的出场,文学成了“游戏至上”、“身体写作”的试验场,越来越远离精神和灵魂。在网络文学走入千万大学生的手机和电脑中的时代,在大学生思想逐步成为各大网站争先夺取的阵地的时代,网络文学没有理由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标准,用色情、暴力、低俗、哥们义气、黑道风云、种马后宫、意淫快感为噱头来吸引并毒害他们。

  有人说:“网虫中许多人依恋于那种虚构的世界,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于是网络文学普遍带有末世的孤独感”ii网虫们充满自信地出发,有可能走向一条逐步“非我”的不归之路。自由的无限会导致恣意妄为的道德丧礼,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做,其结果将是非道德、非人性甚至非法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而随之带来的结果将是道德恶魔的降临。有研究者指出:“现在又相当一部分文艺作品完全丧失了道德的判断和要求,以书写隐私或展览个人隐私为能事,一味投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甚至等而下之,诲淫诲盗,或欣赏残酷,欣赏人性之恶。这样作品的出现,恰好说明了作者灵魂的不洁,严重地毒化着社会风气。”iii这对网络文学创作来说是比较适合的,自由的过度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和接受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于人格观念的塑成期,他们的未来无疑会处于各种社会力量和文化创作的中心。这样,网络文学的理论道德的丧失将影响他们的道德人格的塑造,也进而影响未来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和问题。

  不可否认,在网络文学中,的确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像《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诛仙》、《货币战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同时在开拓大学生视野,树立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相对于网络文学有史以来产生的数百万部作品来说,它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作品水平一般,其中很大一部分质量不高,即使是这些优秀的作品,也在点击率的迫使下,有着一些色情描写和暴力镜头。更不用说诸如《异世之风流大法师》、《艳遇传说》、《邻家有女初长成》、《我的美女大小姐》、《我就是流氓》、《兽血沸腾》等以色情和暴力为主体、夹带着哥们义气、黑道气质的小说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消解了主体的社会角色感,使任何写作者可以轻易地隐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而实现匿名写作和化名发布,这就为他们淡化或放弃道德承担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同时,由于网络的自由传播体制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体制,网络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这样一个传播性最强的社会群体具有更大的影响广度,因此网络文学的道德弱化便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大,我们看到,这些年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文学消费的主体,不断亮起道德失范的红灯,网恋及其带来的道德虚化、网瘾及其带来的社会群体危机、网络色情和暴力带来的犯罪青年化,在社会道德规范和信息伦理的意义上,这种状况会造成不良网络信息污染社会文化生态,危及青少年网民的心理健康,导致一些人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放松对自我的道德约束,让失去他律的主体无以自律,致使网络上的道德失依行为成为现实社会中德行失范的诱因,结果丧失的不仅是道德自律和个人文明,还有社会的道德滑坡,这些与网络文学的潜移默化是不可分割的。

  而在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中所存在的游戏心态更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规避,在时代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更加越来越大的时代中,网络文学对于娱乐功能的注重,使之进入一个文学的游戏时代,这种写作心态和基于对大学生心理的迎合,使网络文学愈发远离了复杂深刻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从而导致网络文学道德失控累及大学生现实道德的虚化和弱化,网络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沉溺其中的大学生影像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此时网络文学中所描写的一些行为处事态度就可能被大学生所吸收。而在这种愉悦自己的过程中,网络文学正在以其无孔不入的广度和同好推荐的几何增长影响着大学生这个群体。因此,在网络文学中存在的色情、暴力、低俗、哥们义气、黑道风云、种马后宫、意淫快感等思想观念,便在大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渗入其观念中。

  那么网络文学就应该像人们认定的那样,只会按着这样的道路前进,依靠这些低俗的东西去吸引大学生吗?大学生在阅读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清楚第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内容大同小异,缺乏深度,有些作品充斥着各种色情和暴力的因素,iv那么如何培植网络文学的道德情怀呢?根据欧阳友权先生的说法,网络文学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其一、个人的网络写作自由与他人网络自由的关系……其二、网络写作的自由度与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的关系,网络上的文学行为自由必须在网络道德规范内实现,个人的行为自由度必须以整个网络礼仪为准则……其三、网络文学行为与道德意识的关系。文学网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应该扮演‘人类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它需要崇高的道德意识和‘慎独’品格,做到为文先做人,实现文品与人品的一致,让自己的网络作品成为自身美德与灵魂健康的表征,并以此成为网络社会信息伦理的艺术标志。”v当然,欧阳先生对于网络写作者的要求是理想的,也是传统文艺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绳,出于对网络文学现实的考量,以及对于网络文学自由本质的尊重,我们无法要求网络文学像传统文学作品一样,为文载道,但是基本的网络伦理道德应该遵守,因此对于网络文学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并作出对策,而不能也不可能一味地扼杀或者支持,应该多方协作、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和遏制其负面作用。

  注释:

  i 《一年赚百万,大学生写手网络淘金》,http:/www.sie edu.cn/awln/news_.asp?news-id=555,

  ii 桑地:《质疑网络文学》,《光明日报》2000年4月6日。

  iii 宫苏艺:《为当今文学洗个脸》,《光明日报》网站,2007年1月3日。

  iv 宁艺飞:《关于大学生阅读网络小说的调查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118e3872f242336c1eb95ea2.html

  v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版,p199.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