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sansa2025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28

  网络心理咨询(online counseling),是求助者与咨询师通过互联网试验延时或即时沟通,进行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信息互动过程。网络心理咨询具有便捷性、隐匿性、保护性等优势。越来越多高校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功能。但网络心理咨询在各高校的使用率不高,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为了促进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推广,必要了解心理咨询的主体-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和想法。笔者在广州某高校展开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在校生80人做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编制《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看法调查问卷》。在广州某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400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抽查结果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保证调查对象的广泛性,笔者抽取了工商管理系、会计系、计算机系、电子系、物流系、音乐系、美术系共7个系部的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1。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75份。

  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共有4个方面:(1)外部求助对象;(2)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3)影响选择网络心理咨询的因素;(4)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建议。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外部求助对象倾向性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您遇到心理问题需要寻求外部帮助时,您首选的求助对象是?”答案有:亲人、朋友、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健康网站、精神科医生、其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朋友”者最多,占40.5%。其次是“心理健康网站”,占23.5%。选择“亲人”为求助对象的占5%;选择“老师”为求助对象的占7%;选择“心理咨询老师”为求助对象的占20.7%;选择“精神科医生”的占2.2%,选择“其他”的占1.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向外部求助时更倾向非传统的网络咨询。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存有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变态的错误思想,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网络具有的隐匿性,排除了学生的顾虑,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3.2 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调查结果

  问卷的第二个问题是:“您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有效吗?”选项有:十分有效、有效、无效。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十分有效”者占7%;选择“有效”者占40%;选择“无效”者占53%。由此可见,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同感较低。

  3.3 网络心理咨询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问卷第三个问题是:“您在选择网络心理咨询时,最大的顾虑是什么?”答案有:个人信息安全、实效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与专业能力、非面对面表达的局限、其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个人信息安全”者占456%;其次是“心理咨询师资质与专业能力”,占30%;选择“实效性”者占13.7%;选择“非面对面表达的局限”者占8%;选择“其他”者2.7%占。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选择网络心理咨询时,最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担心咨询师的资质和专业水平。对在网络上语言表达的局限不是很在意,这可能跟大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较高有关。

  3.4 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建议

  问卷最后一个问题设为开放性问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看法和要求。

  由图1可见,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最为重视,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其次,对咨询师的工作能力要求高,希望学校能与社会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

  4 讨论

  4.1 网络心理咨询受大学生欢迎,但实效性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结果,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很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寻求网络心理咨询。本次调查中,有23.5%的学生首选是网络心理咨询,但现实体验感低,未取得良好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5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无效,只有7%受访者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十分有效。受访者怀疑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实际工作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网络心理咨询在高校的推广中并不理想。部分高校领导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功能和作用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可有可无,不愿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其二,部分高校的网络心理咨询网站多只是用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较少。其三,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方式是文本和留言本、方式较为单一。其四,网络心理咨询师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1名咨询人员最为合适。反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数量与在校大学生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能分配到网络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就更少。往往是心理协会的学生在心理网站上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2 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顾虑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方式,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个人信息安全顾虑较大。

  网络通信和资料的保密与安全是网络心理咨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入侵等造成材料丢失、信息泄露、也包括网络心理咨询提供者因操作不当或伦理道德问题对咨询者信息的泄露。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个人的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应采取严格的保密安全措施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例如,建立严格的验证制度,对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有资格的咨询师和有资格的来访者(即本校大学生)使用咨询服务。同时,应依靠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帮助,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技术体系,如防火墙的使用、资讯信息和文件传输中的加密、解密、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备份等。

  4.3 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得到更高专业的帮助

  本次问卷调查中,2.2%的受访者会把看心理科医生作为求助的首选。但在访谈中,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得到心理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原因在于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极少主动去医院寻求心理科生的帮助。当心理科医生加入网络心理咨询中,大学生可以抛开顾忌主动选择心理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心理科医生的加入,不仅充实了网络心理咨询的力量,还促进了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与医院心理科医生的良性互动和业务交流。

  5 结论与启示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模式,把心理咨询从线下扩充到线上,突破时空限制,具有隐匿性、主动性、便捷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大学生所接受、认可。但高校对网络心理咨询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网络心理咨询模式单一、与社会联系较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心理咨询,是传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有力补充,是新形势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提高认识,克服目前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努力探索与社会资源特别是医院的合作机制,努力营造健康、有效、安全的网络心理咨询环境。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现在的思想道德状况、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对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加强网络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3-02 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影响并改变着人类。21世纪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以一个复杂的文化信息源的身份发,携带着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校瑜伽教学对学生的益处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瑜伽作为一门传统的健身运动,不仅能够愉悦学生们的心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情绪平和,同时还能塑造形体并增强体魄。近年来,瑜伽更是成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美高校学生评教体系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8-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如何借鉴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