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某综合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行为调查

sansa2025

  某综合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行为调查

  妇女的生殖健康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笔者通过对延边大学200名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卫生健康相关知识及状况调查了解其现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与知识、行为现状,于2017年11月针对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的大二至大三的150名女大学生其中大二(16级)56名(28.8%)大三(15级)87名(44.8%)和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二(16级)50名(26.2%)女大学生。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2-3],自编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4四部分: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殖健康现状、生殖健康行为履行度、健康教育需求共58个条目,重测信度为0.781。

  1.2.2 调查方法

  本调查由专人负责,以班级为单位,填表前向学生们简述我们调查的目的,为消除学生们的顾虑,采用不记名方式,并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6份,剔除无效、空白问卷2份,得到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为97%。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双人编码核对复核无差错后录入计算机,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

  2.4 便后肛门、外阴擦拭习惯

  194例女生当中有121名女生擦拭肛门的顺序为从前向后占62.4%,28名女生的擦拭方式是从后向前占14.4%,45名女生便后随意擦拭占23.3%。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对擦拭肛门的行为履行上,医学生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医学生(P=0.003)有显著差异。194名女大学生小便后擦拭外阴的频率分别为每此都擦、经常擦、偶尔擦和从来不擦比例分别为66.5%、21.1%、11.9%、0.5%。而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对小便后擦拭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827)。

  3 讨论

  3.1 外阴瘙痒和白带异常症状首当其冲

  根据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特点,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相邻,是经血排出、性交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极易发生感染。因此,生殖道的健康与个人卫生及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的女性中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其中妇科疾病有五大常见症状:阴道流血、异常白带、下腹痛、外阴瘙痒和下腹部肿块。

  3.2 外阴清洗分析

  各专业、年级外阴清洁情况参差不齐,据调查显示医学生使用单独盆具清洗外阴的比例高于非医学生,这与医学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对卫生知识有较系统全面的讲解,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对生殖卫生知识了解较多有关。非医学生使用淋浴的比例高于医学生,使用单独盆具的比例低于医学生,由于医学专业类学生在大三上学年才会有妇女卫生保健类的学科来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此次调查中的194例女大学生医学生中大学二年级人数为56名占了28.8%基数较大,暂可归类为非医学类学生的?J知层次,所以该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3.3 内裤材质与清洗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女性外阴部温暖潮湿的生理特点, 穿化纤紧身内裤可使会阴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加,易使条件致病菌繁殖而引起炎症发作而最健康的女性外阴部环境是干净清爽,所以应该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棉质内裤使用率(50.5%)。而在调查上述讨论中引起外阴瘙痒的病因中不良的外阴卫生习惯,所以内裤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也是有待加强教育的一部分。

  3.4 小便后擦拭有所提高而大便后正确擦拭仍待加强

  由于在对擦拭肛门的行为上,医学生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医学生(P=0.003),所以学校教务处应强制针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基础的生殖健康。小便后能够每次擦拭外阴的女大学生占66.5%,这一比例略高于张蕾2013年调查的数据,可说明女大学生小便后擦拭外阴的意识在逐步增强。

  4 结论

  由本调查的结果来看女大学生住在宿舍的人数为152人占78.4%,依此可提出促进生殖健康的对策,即在校内开展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选修课、在校区医院走廊提供书籍、张贴相关的海报等以供学习。

  某综合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行为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