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略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略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对我们社会群体尤其是学生群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乐感培养极为重要,初中音乐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们可以从培养乐趣、增强乐感、鉴赏优秀作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问题的引导与探究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一、培养乐趣,增强乐感

  对于初中生来说,乐感的培养有利于初中生的进步与成长。乐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的职责和社会的职责。好的音乐环境不仅可以为增强乐感提供帮助,还会对乐趣的培养提供便利。首先,教师就要通过课堂上的不断引导与培养来让初中生了解这门艺术。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欲望,教师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能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都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培养乐感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觉训练和赏析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乐趣。乐感是需要学生正确掌握节奏、旋律,乐感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也应该着重感知学生乐感情况以及接受水平,乐感好的学生能够通过合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出对的感知。但有些对乐感不是很好的学生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所以,在音乐课程中,学生们掌握程度的不同,也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二、鉴赏优秀作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无论哪种情况下,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初中生已经具有简单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这时,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特点,进行加强练习与引导,鼓励学生练习。例如,我们在欣赏《共和国之恋》这首作品时,学生就可以简单地感受情感变化以及思想内涵,从优秀的作品中让学生们通过听来感知这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们感知音乐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感知体验,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究竟喜爱的是哪一种音乐风格及其类型,并在训练过程中爱上这门课程,进而向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向发展,对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教师能否积极带动课堂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课的好坏评价全都在于学生反馈的信息当中。好的音乐作品更能将听者带入情境,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能提高音乐素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较高的兴趣,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推动促进的作用,在鉴赏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音乐理论知识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无法实现对音乐的赏析。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授予,同时也是乐感来源的主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觉得学生只会简单的唱歌即可,是否好听、悦耳并不重要。一些教师只会简单地教授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很全面的教授让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与吸收教师所阐述的内容,不仅不利于学习,更不利于学生对乐感的掌握。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改变音乐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得到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了解、掌握音乐知识等方面得到具体的巩固。例如,在学习一些著名的音乐选段的时候,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它的艺术特点,在欣赏的同时带领学生融入情景,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情感和意图。可以适当地附加一些肢体动作,让学生更加投入情景,加强乐感的掌握。最后,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情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并加以叙述,通过鼓励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乐感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也能很快地理解作品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能更好地让学生加深与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的引导与探究

  目前,部分音乐教师开始运用“以问题的引导与探究”的表现方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架起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理解和感知来享受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自由表达空间,提出问题,互相探究与商讨,在变换多种教学的模式下,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初中音乐的宗旨是?学生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乐感,并使其了解乐感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为培养学生乐感打下基础。教师选取片段的时候,可以先放一些不同类型的片段,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标记。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鼓励学生以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相应的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在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下,对于乐感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有很多方法和途径,需要教师从众多的方式中挑选一种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来实现教学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努力来实现乐感的培养与提升。同时,教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感上升到新的高度。

  略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析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传统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49-03 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延伸的趋势,中国社会受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们收获了物质的丰饶和富足,另一方...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意义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授之以渔:浅谈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富尔曾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 更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 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在一个小组中,一部分对体育锻炼不主动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带动影响下,就会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我们还可以在小组中采用竞争模式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了集体荣誉,有些锻炼不...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校企融合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17-02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