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利用网络和影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sansa2025

  利用网络和影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194-01

  1 音乐的“视”与“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抽象的艺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使音乐“听起来很美”还要想办法使音乐“看上去很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同舞蹈、绘画等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必须通过聆听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强弱等,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或音乐场景。正由于音乐欣赏基于抽象的艺术之上,对于并未经过长期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小学生来说,仅靠“聆听”来感知音乐的形象与内涵显然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更希望通过某种具体形象的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音乐的“可视性”,从而帮助学生欣赏与理解音乐作品。顾此,利用网络及影视作品的应用来弥补欣赏课教学的不足,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将欣赏课由原来的“听”变为“视听”,使得欣赏的音乐作品从过去的“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片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的,甚至四维的欣赏教材”。电影、电视是运动的艺术,它更是空间的艺术,可视的艺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它所表现的事物。不必像音乐艺术这般抽象,这般必须经过思维的“翻译”才能将所表现的形象具体化。然而画面展现了艺术形象鲜活的一面。但感情的深度和情绪的强度用画面是不容易表现出来的,而对音乐来说,几个大跳的音程或是一段急促的旋律就可将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无疑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2 影视资源的运用使音乐教学顺利展开

  2.1 影视资源的运用使节奏教学轻松进行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而正是因为它在构成音乐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骨骼”便会成为音乐欣赏中的“拦路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节奏的学习是比较困难和枯燥的一个过程,学生对它缺乏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应当运用相关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例如:在学习初一年级第四单元具有进行曲风格的节奏时,播放一些如《义通军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之类的影视资料。学生们在听着刚劲有力的音乐,看着解放军战士动感整齐的正步画面时,会情不自禁地踩起进行曲的节拍,很快的掌握进行曲的节奏。

  2.2 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欣赏真正成为享受

  欣赏课难上,是音乐教学中常会碰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器乐曲的欣赏,常会令老师和学生觉得头疼。欣赏课上,学生们不是忙着做与欣赏无关的事,就是听得呆若木鸡,听完了连最起码的感受都说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例如:在欣赏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时,可以边听边给学生播放舞蹈视频《春江花月夜》进行观看。画面中皎洁的明月挂在空中,灯光打在夜幕胧照下的舞台上,波光凌凌,美伦美幻。轻披沙衣的舞者,做着各种与音乐相织的动作,脸上的表情更是衬托音乐的起伏。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学生感受到的美,要比重复播放音乐让其欣赏来的多来的快。

  2.3 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教学导入充满动感

  导入是通向学习新课的桥梁,在一堂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影视资源的运用使教学导入更有动感。如教唱《儿童圆舞曲》这首歌时,先播放《溜冰圆舞曲》的影像资料给学生欣赏。通过冰面上简单的滑行动作,告诉学生,这种三拍子,强弱分明,又极具舞蹈性的曲子,便被称作“圆舞曲”。那么在接下来的歌曲欣赏及学唱部分,你会发现学生会把歌曲演唱的韵味十足。

  3 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欣赏,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方式呈现出来。并用演示,自学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

  3.1 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义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可以让教师从音乐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指导者、促进者。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教师不再是惟一的知识源,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让学生学会自己欣赏音乐,领悟音乐的内涵。

  3.2 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设计的变化

  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我们多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最多再加上磁带等媒体手段加以补充而已;而在网络环境中,我们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其欣赏的内容扩展到了音乐的各个领域,如作者与创作的时代背景,音乐所代表的流派,后人对作品的评价等等。因此,一个音欣赏的主题所带出来的欣赏角度就有了多种的变化。现在不是提倡“发散性”教学吗,那么我认为,利用网络正好可以弥补音乐教学过程中发散性教学展开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根据网络的特点,坚持内容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3.3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开始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通过模拟课件、图像放映、交互式教学等方式加以诠释,更加有助于提高知识传授的质量,提高学生欣赏能力。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常学生接受的欣赏内容都是由“教师”或“书本”这些主观因素所带来的。“教师”准备了什么样的欣赏曲目,学生就要被动接受,往往,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一直扮演“听众”的角色,而忽略了在欣赏课中学生才是“主角”。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将欣赏课放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更能使学生成为音乐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4 网络资源与影视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是一种必要的改革措施,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不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也给学习者们开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

  利用网络和影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