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

sansa2025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工作。

  一、“中国梦”与青年大学生的关系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的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中国梦”之说用新的方式表达了当下中国的重要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简练,形象生活的展现出了强大的张力,也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

  “中国梦”简单易懂,易于接受与传播,他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强大,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将国家与人民的幸福放在同一个水平的。无论何时少年强则国强。梦想的实现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个人利益同民族利益结合起来,将“我的梦”同“中国梦”结合,将个体梦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结合。抛开集体谈个人,梦想永远都是无法实现的。

  二、把“中国梦”主题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把复兴中华民族的 “中国梦”同当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挑战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新机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梦”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明确社会所需。

  将“中国梦”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应是以人为本。“中国梦”要表达对人权的尊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其实际意义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鼓励学生用宏观的视角看问题,把自身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不脱离社会的轨道。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想,了解学生所需,所求。一切从细节做起,将目标分解,一步一步实现个人的梦想,集体的梦想。于大学生而言,中国梦是“实现自我价值梦”“报效祖国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精确到个人会有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这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伟大。

  将“中国梦”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应有逻辑性的推进。“中国梦”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华进行了吸收,传承;对近代民族的发展做了深刻的总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改革成果进行了凝练概括。继承优秀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将“中国梦”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应是众力推进。要将“中国梦”的含义贯穿教育始终,要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理,行为,运用多样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养成好的习惯、掌握专业知识、定好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学校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注重环境氛围的熏陶,从教学,社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等全方位教导学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才?簟庇搿爸泄?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协调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育人的职责,每个思政工作者心中都有一个“育才梦”。当下的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未来他们将是践行“中国梦”的领头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中国梦”即 “育人梦”,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师德,专业的学识感染学生,做好育人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学生,坚定学生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力量。于学生而言,“中国梦”即 “成人梦”,每一名学生都要有宏观的视觉,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明确自身的使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中国梦”的主题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主动学习“中国梦”,参悟其精神内涵。把“中国梦”融入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重点关注的“中国梦”如何实现等问题要给予正确、准确和明确的解答。其次,是继续脚踏实地的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培养中国梦的拥护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再次,创造性地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更是践行“中国梦”的良好途径。要组织开展多种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如征文、摄影、歌唱、舞蹈等活动,通过青年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对充满激情、充满希望的“中国梦”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等系列活动,号召大学生增长知识,锤炼意志奉献青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行动的点滴缔造美丽“中国梦”。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国梦”主题大讨论,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身边人将个人梦想与学校发展、民族振兴的实践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更多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中国梦”。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关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17405 哲学素养通常是指理性地认识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从容处世的能力。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均衡健全的哲...

    sansa2025教育师范
  • “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摘 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90后”经管类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悲观、不满、自卑、从众、依赖、攀比、自负、懦弱等心理问题。据此,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助其确立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机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激发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学生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式和来自社会和学生的新要求,一定要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体系,通过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刍议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J2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81-02 设计素描作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造型基础的功能,还要担负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责任。因...

    sansa2025教育师范